委外资金为盈利榜添香 银行系公募成2016年最大赢家
原标题:委外放异彩盈利榜添香 银行系公募问鼎2016
委外拐点观察
委外无疑是最大推手。无论是工银瑞信基金在最后关头以16.41亿元的净利润对华夏实现“绝杀”,还是建信基金以91%的净利润增长率直逼10亿元净利大关,委外之功都不可磨灭。
2016年,堪称A股历史上一个颇为特殊的年份。
在经历了2015年短暂而急剧的大牛市之后,2016年的A股市场显得颇为波折。先是在年初出现足以载入史册的惊险熔断,而后在四季度又遭遇“股债双杀”,再度受到重创。
波折起伏之中,公募也未能幸免。此番背景下,业内对基金公司2016年盈利预期普遍打上折扣,但随着三十余家基金公司的盈利情况浮出水面,大家惊讶发现,在“后牛市时代”的这一年里,不少基金公司竟取得了惊人的突破。
这背后,委外无疑是最大推手。无论是工银瑞信基金在最后关头以16.41亿元的净利润对华夏实现“绝杀”,还是建信基金以91%的净利润增长率直逼10亿元净利大关,委外之功都不可磨灭。
令人欣喜的是,委外之外,部分在定增、量化,或专户上有所钻研的基金公司亦取得了不错的净利增长,为行业展现出更多可能性。
没有委外助力的2017年,基金行业盈利格局将如何改写,公募行业又将如何寻找新的突破口,答案尚是谜。
老牌公募“王者之争”
2016年的公募营收王者之战,以一记“绝杀”终结。
3月30日晚,工商银行(601398.SH)年报的发布使得工银瑞信基金的盈利情况浮出水面,这份数据的曝光使得此前在净利润榜单上暂居第一的华夏基金被瞬间超越。
尽管截至发稿前还有数家基金公司营收情况尚未披露,但从管理规模推测,工银瑞信年度净利之王的位置或难以撼动。
根据工商银行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末,工银瑞信旗下管理99只公募基金和近600个年金、专户、专项组合,管理资产总规模1.13万亿元,总资产57.54亿元,净资产44.71亿元,年度实现净利润16.41亿元。
在此之前,华夏基金一直以14.6亿元的净利润暂居第一;易方达基金以13.4亿元的净利润紧随华夏之后。
与2015年12.9亿元的净利润水平相比,2016年工银瑞信基金的净利润增长了27.2%。而2014年,工银瑞信基金的净利润只有5.05亿元。
委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难以磨灭,记者此前从某基金公司渠道部获得的数据显示,工银瑞信2016年的公募定制产品由首募规模515亿增加到2016年末的1174亿元,增量高达659亿元,是唯一一家2016年机构定制规模超千亿的基金公司。
事实上,在3月29日晚建行公布的年报中,建信基金就以91%的净利润增长率而引来关注。
根据建设银行(601939.SH)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末,建信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达到12400.41 亿,其中公募基金规模为3770.61亿,首次挺进行业前六;专户业务规模为4176.79 亿,较上年增长158%。
据披露,2016年末建信基金资产总额26.79亿元,净资产21.81 亿元,实现净利润9.17亿元,而建信基金2015年净利润为4.79亿元,2014年净利润规模只有1.65亿元,这意味着2016年建信基金净利润增长达到91%,且仅用了短短两年,就将净利润从不到两亿元提高至近10亿元。
近日,多位受访公募人士表示,银行系基金公司无疑是去年最大赢家。3月30日华南一位公募人士感叹,“工银瑞信的股东对他们的支持力度太大了,包括今年委外新规出来前的窗口期,他们一下发出来900亿规模的基金,背后都是他们股东的自有资金支持,我们这种非银行系的太难比了。”
在基金公司第一梯队中,广发、富国、博时、招商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均极为接近,不过增长情况却有所差异。
其中,博时基金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4.15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净利润7.02亿元,同比增长16.74%。招商基金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3.26亿元,同比增长9.81%;实现净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14.60%。这两家公司去年在委外业务上均有较大发力。
而富国基金和广发基金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上均双双下滑,尤其富国更是下滑严重。2016年,富国基金实现营业收入24.77亿元,同比下降26%;实现净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35.6%。
老牌基金公司中净利下滑严重的还有申万菱信基金、大成基金、国联安基金、银华基金、海富通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等。
其中,申万菱信基金去年主营业务收入5.58亿元,同比下滑52%,实现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7%;大成基金实现营业收入7.43亿元,较2015年下降32.74%,实现净利润1.39亿元,较2015年下降50.53%;银华基金的净利润也下滑了40.73%。
3月30日一位第三方基金研究人士指出,“产品业绩差和营收规模缩水是导致这些基金公司净利下滑严重的主要原因,个别基金公司去年权益类产品业绩表现很差,净利润出现几十个点的跌幅也是理所当然。”
次新公募亮点频现
在老牌公募盈利两极分化之际,部分次新基金公司,则在修炼特色“新人”生长之术。
根据第一创业(002797.SZ)年报显示,其控股子公司创金合信基金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比2015年增长1.48亿元,增幅为122.02%;净利润为0.32亿元,同比增长0.11亿元,增幅为188.79%,创金合信成为2016年营业收入增幅和净利润增幅最大的基金公司。
对于创金合信基金盈利增长的原因,第一创业证券指出,主要是由于创金合信业务快速发展,管理资产规模大幅增长,获取的管理费收入增加。
此外,由南京银行(601009.SH)持股80%、南京高科(600064.SH)持股20%的鑫元基金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5.26亿元 ,同比增长39%;实现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91%,同样表现突出。
前述第三方基金研究人士指出,“对于这些成立年限较短的基金公司而言,由于经营基数较小,一旦抓住某些机遇就容易迅速得到成长。”
委外之后盈利何求
纵观数十家基金公司2016年的营收情况,委外的助力确实使得部分基金公司成为大赢家,但委外之外,部分因量化、定增或专户业务而取得较高净利增长的基金公司,则给行业展现出更多可能性。
进入2017年,委外新规的实施使得委外已经难现火爆,这对相关基金公司的盈利或将带来影响。
3月30日,北京一位受访公募人士表示,“委外政策出台后,对公募基金公司的影响的确很大。以委外为主的基金公司在盈利上增长上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如果基金公司本来不是依赖委外业务的,那么他受委外新规的影响应该不会很大;公募基金公司还是要提高自己的主动管理能力。”
3月30日,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也坦言,“去年我们确实靠委外赚了不少钱,公司在委外业务上投入了很多资源。委外受限后如何寻找新的着力重点我们也还在探寻,产品线的扩张和完善是必须进行的。”
中国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最新发表的讲话中,也提到了当前公募存在的投资工具属性弱化、资金流入流出波动大、投资运作短期化等诸多问题。
在行业结构性失衡困局下,公募行业将如何寻找能不断积淀的盈利增长点,或是混业资管时代公募基金公司必须面临的重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