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生老病死之于人,基金的成立和清盘也数见不鲜。虽然2014年以来,基金清盘逐渐成为常态,但今年以来基金清盘的速度依然让人咋舌。
上半年清盘基金已达269只
Wind数据显示,2014年至今,清盘基金共有515只,而今年上半年以来的清盘基金有269只,这一数量超过过去四年间清盘的基金数量(246只)。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截至6月29日),1~6月清盘基金数量分别为35只、14只、43只、44只、61只、72只。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部分月份的基金清盘数已经超过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全年的清盘数。
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近五年来基金清算情况发现,从2017年开始,进入清盘程序的基金数量骤增,且清算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2017年清盘基金数量是2016年的4倍,而2018上半年的清盘基金数量已经超过2017全年。
从基金类别看,在日益增多的清盘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成为主要清算对象,且其被清盘的力度还在显著增加。而货币基金在经历过2015年的一波清算后,清算速度趋于平缓。
导致基金清盘的三大主要因素
什么样的基金会遭遇清盘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导致基金清盘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在基金成立时合同约定到期清算,或者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主动决定终止基金合同进而清盘。
二是未能达到基金存续条件的,常常是指规模不达标的“迷你基”。
三是在打破刚性兑付,抑制多层嵌套等背景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不得再存续的产品,例如保本基金等。
业内人士:清盘基金仍将增多
虽然2015年至今,每年都有2位数以上的基金遭遇清盘,但为什么2017年以来清盘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呢?
天相投顾投资研究中心负责人贾志认为,清盘速度加快、市场环境欠佳、业绩不达预期、持有人赎回,都是主要原因。“新产品成立的门槛降低,迷你基金的运营成本并不低,还有一些机构定制基金,委外基金到期不续,都是清盘增多的主要原因。”
记者统计发现,Wind数据显示的515只清盘基金中,八成以上的基金终止时规模小于5000万元,规模不达标可能是清盘的主要原因。同时,据2018年一季报显示,目前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的基金共有708只。
伴随着监管趋严、委外撤离等因素,“迷你基”终止合同的事情必然还会发生。对此,贾志认为,“应当主动清盘,这样可以加速市场新陈代谢。”
虽然,2018上半年的清盘较此前速度已经有所加快,但业内人士表示,市场环境近期的低迷、机构定制和委外基金的减少,未来一段时间,进入清算的基金仍会有不少。
此前,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有机构持仓的小规模基金而言,机构快速出走,可能对持有者的净值造成冲击。对此,贾志提醒投资者要理性看待基金清盘,客观合理的评估基金的运作情况,不断提高选择基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