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清盘潮还在持续,“迷你基金”正加速离场。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今年以来进入清算程序的基金高达250只,已超过过去4年来(2014年-2017年)清盘数总和246只,创历史新纪录。
“迷你基金”数量也呈现扩容态势。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数量仍有710只,较去年末增长了14.14%,而这些基金迟早也将面临清盘命运。
清盘总数超过去四年之和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29日,已经完成清盘的基金达到250只。具体来看,完成基金清盘程序的基金公司达到46家,有5家旗下清盘的基金数量在10只以上,甚至有3家超过15只,最多的基金公司旗下有25只基金清盘。
从产品类型上来看,混合型基金清盘数量最多,有127只;其次是债券型基金,有102只;此外,股票型基金有12只清盘,货基有7只清盘,QDII有2只清盘。
《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从产品存续时间上来看,大多数基金存续时间不足3年,甚至有部分基金3-4个月就清盘,信诚经典优债在今年所有清盘基金中存续时间最长,成立时间为2009年3月,清盘时间为2018年3月,存续时间长达9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内这批已经清盘的产品中,有不少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名字仅仅只是一字之差,这些基金产品就好似“孪生兄弟”一样,共同存亡。比如,招商丰睿、招商丰享、招商丰乐、招商丰达,民生加银鑫智、民生加银鑫盈、民生加银鑫兴、民生加银鑫信等。
去年年报显示,这些一字之差的清盘基金产品均有一个共同特征:机构持有比例均在90%以上,且多数发生在银行系公募。业内人士分析称,伴随着监管的趋严,大部分银行选择撤走委外资金,这对银行系公募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不再是仅仅依靠银行就能稳住地位。
若将时间拉长来看,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各年度清盘基金数量分别为6只、55只、35只、150只,合计246只。而2018年仅上半年清盘数量就达到250只,超过前四年清盘基金数量总和。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市场的持续低迷,新发基金难度加大以及委外机构的撤资,未来或将会有更多基金清盘。
多重因素促成清盘
去年3月,证监会下发的《机构监管情况通报》为部分“爆款”机构委外定制基金降温。随即,新发行的机构委外定制基金数量、规模双双下滑,存量的委外定制基金也屡遭赎回,委外机构定制基金扎堆清盘,根据证监会基金募集申请表,多只基金产品拟转型。
通常会有三种因素促使基金进入清盘程序,分别是合同到期、监管要求转型、未达到存续条件。而未达到存续条件的基金即为“迷你基”。根据我国基金有关法规,在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续期内,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的,则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13万亿元,不过,去除货币基金后的基金总规模只有5.11万亿元,基金总数为4804只(不含货基数量),平均每只基金的规模为10.63亿元。
沪上某中小型公募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当前,很多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会选择挑大型公募机构和规模较大的产品,而这也令多数中小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规模面临巨大压力。
华南一家大型公募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清盘基金主要是委外机构定制基金,由于委外机构定制基金不会面向个人投资者开售,正常情况下不会对个人投资者造成很大影响。为了尽量保护投资者利益,基金公司一般会跟即将发生赎回行为的机构协商,减少对未赎回投资者的损失,但监管方面没有明文规定。另外,委外资金有自身的考虑,其撤资原因一方面出于对收益过少的考虑;另一方面在每年兑现利润之后就会撤资,这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操作。
还有710只“迷你基”
记者统计发现,“迷你基金”的数量仍在继续扩容。W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仍有710只基金(不含未披露资产净值规模的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清盘红线,这些基金接下来仍面临着清盘风险,相比较去年四季度的622只而言,增长了14.14%。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末规模小于2000万元的基金达到353只,其中,金信多策略精选、长信量化优选等基金规模更是小于150万元。此外,混合型基金更是处在重灾区,在基金总规模小于5000万元前20名单中,有13只为混合型基金,占比超七成。
华北一家大型公募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通常规模在2000万至5000万元之间的“迷你基”可能还会被基金公司自身融入资金“拯救”一把,不过规模在2000万元以下的“小微基”最终的命运只能走向清盘。一旦基金被判断要清盘,其基金净值在发布清盘提醒公告前就不会变化,同时基金公司会召开持有人大会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