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紧盯新骗术 金融“黑科技”捂紧老百姓钱袋

陈莹莹 欧阳剑环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在抗“疫”期间,有些不法分子打起了歪主意,实施新型金融诈骗。随着3·15消费者权益日渐近,北京银保监局、黑龙江银行业协会等发出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预防金融诈骗。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积极研发黑科技,守护老百姓的金融消费安全,让花样百出的新型金融诈骗无处遁形。

  警惕四类典型骗局

  北京银保监局在风险提示中总结了四类典型骗局。一是低息贷款型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发布可代理申请“额度高、利息低、无抵押、下款快的政府疫情专项贷款”的虚假信息,诱使有资金需求的公司或个人申请贷款,然后以提前收取中介费、保证金等为由实施诈骗。

  二是投资理财型诈骗,如借助“区块链”概念发行冠状病毒加密货币Coronaviruscoin等虚拟货币,宣称筹集的资金用于在境外建造口罩、防护服工厂,或用于研究生产冠状病毒疫苗,并许诺高额回报,骗取受害人钱财。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老百姓在疫情期间旺盛的投资需求,通过网络聊天室、微信群向投资人推荐私募基金、指导买卖股票、期货等,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交易软件并开户投资。

  三是盗取信息型诈骗,如通过向受害人手机发送虚假“退改签”短信,诱使受害人拨打短信中虚假客服电话或点击不明链接,按其提示操作,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将卡内余额转走。或通过社交软件、二手交易网站等渠道发布虚假的售卖口罩、防疫物资等信息,转账收取消费者费用后将受害人“拉黑”,或在钓鱼链接中诱使受害人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导致消费者财产损失。

  四是非法集资型诈骗,通过虚假网站和微信等社交软件,冒充慈善机构、民政部门、医院、爱心人士等向消费者发送“献爱心”的虚假募捐信息,利用群众的同情心实施集资诈骗等。

  此前,银保监会公布了不法分子在疫情防控期实施诈骗的典型手法,并提示消费者在涉及银行卡转账、汇款操作时要提高警惕,安全用卡;要注重保护个人敏感金融信息,不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谨慎进行线上私人交易,保障账户资金安全。

  科技赋能反诈骗

  为守护老百姓的金融消费安全,互联网巨头积极研发黑科技,让新型金融诈骗无所遁形。

  支付宝此前接连上线“安全守护”和“叫醒热线”。设置好“守护人”后,一旦用户疑似遭遇电信诈骗,或账号出现异常登录,支付宝在提醒用户本人的同时,也会通知守护人及时提醒家人,从“旁观者清”的角度劝阻用户,避免被骗。“叫醒热线”则是在识别到交易存在诈骗风险时阻止交易,并主动致电用户,揭示骗局风险。目前,这一服务针对50岁以上用户展开。

  度小满金融加入了由公安部牵头,大型互联网公司、金融科技公司、银行等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反诈骗预警数据平台”。度小满金融将最新的智能技术应用于风控领域,开发了“反诈骗机器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并结合人工审核的方式,可以为疑似受害人及时提供风险预警。

  京东金融日前宣布升级账户安全保障,为京东金融APP上所有实名认证用户免费送出账户安全百万保障。因京东金融账户及账户绑定银行卡被盗刷发生资金损失,用户可以通过京东金融APP进行理赔报案申请,盗刷情况一经核实,保障范围内的资金损失将全额赔付。据了解,本次保障在保障范围上大大拓宽:保障京东金融账户及账户绑定银行卡名下的资产或权益,包含但不限于钱包余额、小金库、白条、金条、小金保、基金份额、保险、债券,通过京东支付被他人盗转、盗用而导致的资金发生损失。

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声明:凡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投教基地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投教基地赞同其观点,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