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粤开证券李奇霖:定向降准有利于提高社融规模 提高中小行普惠金融业务竞争力

赵中昊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赵中昊)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中小型银行定向降准,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对此,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认为,降准本身具有必要性,降准可以通过提高货币乘数的方式,增加实体的货币供给,给企业外部融资现金流,应对短期的偿债压力。

  李奇霖认为,尽管从货币市场的资金利率持续处于低位看,银行表内并不缺流动性,但降准继续释放基础货币,可以继续压低短端利率。短端利率的下行至少可以部分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缓解降息引导贷款利率下降对银行息差的压力。降准释放的流动性也让银行有了更多的负债,肯定要配更多的资产。不管是增加贷款,还是增加债券配置,都有利于提高社会融资规模,达到信用扩张的目的。

  选择中小行定向降准,是为了兜住中小行的存量风险,也是为了提高中小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竞争力。而更多的竞争,能够带来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更大幅度的下降,让中小微企业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对部分处于经济欠发达、优质小微企业客户偏少区域的小行来说,可能即使降准,有更多便宜的负债,他们也不愿意去扩大风险敞口,给高风险的企业放贷。但降准至少摊薄了这些银行的负债成本,保护了它们的息差与利润,能让它们更好的应对,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此外,分两次实施,每次降0.5%,是考虑到中小行难以一次性吸收如此大规模的负债,给这些银行寻求对应资产的时间。

  李奇霖表示, 超预期的是,央行调低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降到了0.35%的位置,对债券构成明显利好。此次央行下调超储利率,其实是下调了拆借回购利率的下限,只要流动性足够充裕,银行间市场的拆借回购利率便可以下行至0.72%以下。这一方面显示出央行对低资金利率的容忍度提升,使投资者对货币宽松的预期进一步升温;另一方面也打开了金融机构加杠杆赚Carry的空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