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清华大学专家解读全球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

马爽中国证券报·金牛理财网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的不断融合产生的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在深刻的技术和制度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已经渡过了早期发展阶段,开始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呈现出多业态、交叉性和爆发式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帮助我国学界、业界和监管层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更加具备国际视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和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在中央网信办信息服务管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从2014年底开始研发《全球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报告 (2015)》(以下简称“报告”)。1216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廖理教授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的分议题发布了《全球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报告(2015)》。报告一经发布,即引起了广泛反响。短短三天时间,首印的千册报告即宣告售罄。   

  报告深度剖析了全球近50个国家及地区的超过1000家互联网金融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创业和成长型企业,将业务模式分为四大类: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业务、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以及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   

  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主要阐述了互联网技术对以银行、保险和券商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体系的变革。在过去的20年中,互联网银行迅速发展,已经实现了从1.0到2.0的转变。具统计,全球共有116家互联网银行,以英、美、德发展尤为突出,其中,美国以34家的优势位居榜首。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券商以其便利性和经济性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伴随着技术的创新,互联网券商也从最初占主导地位的折扣型券商不断演化出社交型券商和众筹型券商。保险行业的互联网化主要分为三大模式:传统保险互联网化、互联网保险经济与代理以及互联网保险公司。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开展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的传统保险公司共计99家,比上年增长了11家,占同年全部财险和寿险公司总数的65%,较上年增长了8%。   

    

  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的金融业务主要分为四个子类: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资产管理、互联网小额商业贷款以及互联网消费金融。在大多数国家,互联网基金销售并非主流,投资者更倾向于专业财务机构的线下销售。相比之下,互联网资产管理则越来越多地受到用户的偏爱。通过对用户需求的了解,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产品,不仅降低了费率,投资门槛同样降低。目前,国内外的线上资产管理主要集中在四类模式:被动型智能理财平台、主动型组合投资平台、O2O资产管理平台以及面向投资顾问的账户智能管理平台。互联网小额商业贷款则弥补了银行贷款的不足,通过分析互联网数据弥补了审查成本过高或信用不足的缺陷,从而快速高效满足小企业贷款需求。近年来,中国的小额贷款业务发展迅速,贷款余额达0.94万亿。国内基于互联网的小额商业贷款公司除部分P2P以外,大部分为电商平台同小贷公司相结合以及商业银行自建平台。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美国、英国仍处在领先地位,中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他欠发达地区仍主要依靠线下消费。   

  在国内外十分火爆的P2P和众筹均是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的全新体现。从2005年起,P2P以其无抵押担保、撮合速度快、借款利率低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以美、中、英三国发展最为迅猛,其中,中国地区2013年同比增长300%,发展最为迅速。目前,在中国P2P行业发展中,行业演化完全来自于资产端,模式迅速转向P2B。P2P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债券众筹,此外,众筹还包括捐赠型众筹、产品型众筹、股权型众筹和房地产众筹等重要类型。目前,中国共有6家捐赠型众筹,股权众筹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房地产众筹处于萌芽阶段。   

  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主要侧重研究在线社交投资、金融产品搜索、个人财务管理、在线金融教育以及个人信用管理。在线社交投资以社交平台为载体,将广大投资者网络化,以达到优化信息流动和投资决策效率的目的。金融产品搜索则通过聚合产品、需求匹配以及提供增值服务等方式帮助消费者降低信息收集成本,为消费者做出明智决策提供了极大方便。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和金融产品的日渐丰富,广大居民亟需经历一个普及金融知识、改善金融行为、提高金融素养的过程,在线金融教育平台的发展正是这个漫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个人信用管理则是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中至关重要的分支,主要涵盖信用查询服务、信用管理服务和金融产品对接服务。我国目前正在推动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对发达国家个人信用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全球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报告(2015)》对观察、了解和思考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将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帮助业界开展更多交流与合作。让我们共同关注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