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网财经1月4日讯(记者 金易子)回顾刚刚过去的2017年,新三板遭遇资本寒冬,“黑天鹅”事件频繁发生——有私募不符合整改要求遭强制摘牌,有拟IPO公司上市计划生变,有明星企业业绩变脸,亦有董事长卷款跑路徒留一地鸡毛……在这些事件背后,试图寻求维权的众多投资者更是叫苦不迭。
与此同时,“监管”成为了2017年新三板市场的关键词之一。据同花顺数据,2017年在数量近一万两千家的新三板市场,逾千家挂牌企业因违规收到处罚。监管趋严下,“黑天鹅”无所遁形,而他们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无疑给新三板挂牌公司及投资者敲响警钟。
挂牌私募整改落锤 中科招商等遭强制摘牌
2017年,新三板挂牌私募机构整改靴子落地。12月中旬,中科招商、达仁资管、富海银涛、拥湾资产、银纪资产5家机构接连因不符合自查整改相关要求被强制摘牌。
在这五家被强制摘牌的新三板企业中,中科招商格外引人瞩目。中科招商于2015年3月挂牌新三板,曾被冠以“囤壳王”、“定增王”等称号,市值一度高达1300亿元。2017年12月26日,中科招商以66亿元的市值结束了在新三板挂牌时光。
中科招商摘牌在新三板引起巨大关注,或与其背后两千余名股东相关。挂牌近3年间,中科招商遭遇股价“过山车”,让参与中科招商定增和二级市场投资的股东们遭受了重大打击。12月22日,中科招商发布关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董事会决议称,自2017年度开始,连续五年,按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20%进行现金分红。
另据媒体报道,在1月2日召开的中科招商股东大会上,董事长单祥双介绍称,大概预计5月份左右有望报材料到香港联交所,顺利的话,登陆香港市场的时间表是2018年年底或2019年上半年。
IPO之路变数横生 “集邮党”梦碎
IPO无疑是近年来新三板市场关键词之一,随着IPO进程加快,不少新三板公司纷纷朝着A股奔去。然而上市之路却并没有想象般容易。尽管新天药业、阿科力、科顺防水等公司顺利过会,但亦有泰达新材、耐普矿机、顺博合金等企业遗憾被否。除此之外,去年一年内,还有不少企业IPO排队期间终止审查或撤回材料,“黑天鹅”四起,“集邮党”梦碎。
在拟IPO企业中,扶贫概念股格外引人瞩目。2016年9月扶贫攻坚文件出台。新三板市场随之掀起IPO扶贫概念股热潮,拟IPO企业纷纷“移民”贫困县,一时间相关企业股价应声上涨。
作为IPO扶贫概念股的代表,金丹科技曾股价43天涨超300%,仅三个月时间股东人数就从60人增加超过200人。在停牌前一天即2017年1月3日,金丹科技股价最高冲至45元。但事与愿违的是,金丹科技首发申请未通过,公司于2017年12月28日复牌后,盘面最低卖价17.30元,截至目前仍无成交。
无独有偶,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罗田县的宏源药业,也曾因扶贫政策一日内上涨超65%。然而2017年7月初,排队近8个月的宏源药业却突然撤回IPO申请材料。8月25日,该公司恢复转让,复牌首日股价暴跌63%,收于2.99元/股。值得一提的是,宏源药业在IPO过程中,因成本核算不规范,财务会计基础薄弱等原因,还收到证监会罚单。
业绩变脸 明星企业“陨落”
在有着万家企业的新三板市场,不乏高知名度、业绩亮眼的“明星企业”。然而,这些原本应成为众多企业心中的榜样,却身陷“业绩造假”等舆论漩涡,让人大跌眼镜。
2017年11月30日,一条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准股份及其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消息引爆市 9开资料显示,公准股份于2014年8月挂牌新三板,作为首批进入创新层的企业,公准股份年报显示,连续三年营收均超过10亿元,曾备受市场瞩目。
然而,公准股份的业绩却遭到质疑。“华安证券持续督导人员近日对公准股份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现场核查发现公准股份的经营情况存在不确定性。”其主办券商华安证券于2017年4月10日公告称。不仅如此,有媒体赴公准股份所在地调查称,“眼前的景象与年收入十多亿元的'大公司'相去甚远。”
赢鼎教育亦因业绩问题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公开资料显示,赢鼎教育主要从事为高中生提供志愿选择、成绩提高整体解决方案,采用在线教育和线下咨询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高中生高考报考及大学专业选择的难题。2015年、2016年,赢鼎教育业绩颇为亮眼,净利润均逾1亿元,毛利率超90%。
好景不长,赢鼎教育业绩却遭遇滑铁卢。2017年上半年,赢鼎教育实现营业收入301.02万元,净利润-3183.34万元,由盈转亏。伴随公司中报一同公布的还有主办券商光大证券的风险提示公告,公告称,公司经营策略调整及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坏账。8月29日,中报发布的第二天,其股价大跌22.32%,收盘价5.50元。
董事长跑路 中小股东联手维权
2016年,新三板公司董事长“花式”跑路、遭立案调查等“黑天鹅”事件屡现报端。2017年,新三板市场上类似事件仍有发生。
ST昌信是2017年第一家实控人跑路的企业。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一家小贷公司,ST昌信主要面向"三农"发放贷款、提供融资性担保,开展金融机构业务代理以及其他业务。这家曾经交易颇为活跃,股东达到394户的企业,却相继被指实控人佘昌、陈琦夫妇“跑路”美国、贷款逾期、股权被质押或冻结、全部员工离职公司停产等。尽管当前公安机关、证监局都已立案调查,但众多股东是否能维权,依然是个问号。
同样实控人跑路被卷入舆论漩涡的还有金瑞科技。12月18日,金瑞科技披露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财务总监吕尚简失联。值得注意的是,吕尚简此次失联带走了公司大额现金资产约520万元,并且还将持有公司848.48万股股权进行质押,贷款1000万元。据公司公告,吕尚简可能涉及相关案件,目前苏州公安机关等部门已经介入。
去年,ST行悦高管相继辞职的事也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去年6月,ST行悦在大限最后时间披露2016年年报,净利大幅下滑至亏损近千万元。不仅如此,ST行悦董监高相继离职,其中离职的董事长徐恩麒还两次股权质押共质押了2500万股公司股份。
不同于其他“黑天鹅”事件,损失惨重的中小股东多只能不了了之,ST行悦中小股东先是联名向监管层举报投诉,后续又罢免了五位徐恩麒代理人的董事职务,及两位代表徐恩麒利益的监事职务,选举了能够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新任董事和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