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这句话用来形容当前正在忙着IPO的新三板企业再合适不过了。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一片充满诱惑的价值洼地,企业一旦成功IPO,就能带来股东财富的迅速飞升。但是,也有不少IPO概念股在大幅炒作后,存在估值偏高甚至是虚高的风险。
如何分辨新三板IPO概念股的优劣?“押宝”这些看起来很美的新三板企业,到底是一块一本万利,还是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了几位新三板投资大咖,跟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策略。
无心插柳柳成荫
2015年投资海容冷链(830822,OC)和有友食品(831377,OC)时,简道众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晓春还没有发展出清晰的新三板PreIPO策略,“因为当时IPO审批得很严,还暂停了一段时间,所以投资并没有奔着IPO去,就是冥冥之中感觉应该投这些企业。”
作为资深新三板二级市场投资者,南山投资创始合伙人周运南在2015年初买进百华悦邦(831008,OC)这支股票的时候,没想到这支股票会因半年后上市申请被受理而停牌,更没想到这支股票将来“转板”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丰厚的收益。“那时二级市场投资者对新三板企业申请IPO还很陌生,更没有炒作概念,我可以说是半被动地参与了新三板IPO热潮。”
2015年下半年开始,进入IPO辅导期的公司明显增多,拟IPO概念板块悄然形成。到了2016年下半年,随着IPO审批速度加快,投资者疯狂收集和炒作IPO概念股的风潮汹涌而至。邹晓春猛然意识到,原来自己的投资策略已经提前扑捉到了市场风向。
与邹晓春有相同感受的,还有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2016年,据显示,新鼎资本旗下的两支基金产品“新鼎啃哥新三板基金18号”和“新鼎明湾啃哥新三板12号”,分别凭借59%和48.86%的年度收益,位列新三板事件驱动策略私募基金收益排行榜的第二位和第三位。“这两支基金当时各投资了一家企业,主要是从企业内在成长性去选择标的,现在这两家企业都准备去IPO了。”张驰对记者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