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科润智控董事长王荣:为能源转型与电力建设贡献“科润”力量

罗京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日,由中国证券报联合北京证券交易所举办的“2024北交所万里行”调研活动走进科润智控。科润智控董事长王荣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将充分把握机遇,利用好北交所平台,借助资本力量,深化产品链整合与服务模式创新,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电力建设的浪潮中贡献“科润”力量。

科润智慧工厂

  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科润智控成立于2004年2月,主要从事变压器、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集成设备等输配电核心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于2015年11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2022年7月登陆北交所,成为“北交所变压器第一股”。

  上市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更加规范。“中小企业经营要规范,完善的治理结构可以夯实企业发展基础,推动企业走得更稳、更远。”王荣表示。

  作为一家深耕变压器领域20年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王荣表示,中小企业发展要找准定位,专注主业,把产品做精做专,不断补链强链,优化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致力于成为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2021年至2023年,科润智控分别实现营收6.51亿元、8.69亿元、10.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21万元、5775万元、7303万元,其中主营业务变压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42.11%、48.5%、48.83%,为公司持续带来稳定的销售收入和经营性现金流。

  拉长产品价值链

  近年来,科润智控结合行业技术发展动态,不断将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户外成套设备朝着“智能化、小型化、高可靠性”方向改良,并开发出适用于新能源领域的新型箱式变电站、预制舱式移动变电站、智能储能集装箱等产品。

  “公司成立了浙江科润智慧新能源有限公司、科润智能控制(安徽)有限责任公司、遂川县科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王荣表示。

  借助北交所平台,科润智控的融资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公司产能增加以及业务规模扩大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公司IPO募资净额1.5亿元,主要用于年产500万kVA节能型变压器生产线建设项目。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王荣认为,破局之道应从企业内部优化入手。“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设备与场地利用率,降低销售成本;另一方面,要实现从单一产品向集成化、系列化产品转型,即便个别产品盈利不佳,但整体可实现盈利。”

  企业发展离不开持续的研发投入。科润智控表示,将在新能源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把公司产品的价值链拉长,同时不断强链补链。在电网建设投入持续增长,电网智能化改造空间广阔的背景下,公司将充分把握电网改造的机会,并关注北美等海外市场电网产品轮换带来的机遇,积极研发适应于国外市场需求的产品。

  海外市场多点开花

  目前,科润智控正大力拓展海外业务。王荣表示,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标准不同是关键因素,需因地制宜制定市场开拓策略。

  在非洲市场,科润智控采取总包模式,涵盖设计、制造、安装等全方位服务。“原本公司在非洲只是出口设备产品,随着市场环境变化,我们发现客户更偏好总包模式。我们实施‘交钥匙工程’,一站式满足客户所有需求,让客户更省心、放心、安心。同时,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业务空间,实现双方共赢。”王荣表示。

  近日,公司调整了安哥拉子公司的设立方案,由原本公司和安哥拉阿贝尔电力工程公司合资设立,调整为公司全资设立,公司的投资金额由原来的153万美元调整为200万美元,持股比例由原来的51%调整为100%。

  “调整后,安哥拉子公司的股权结构更简单,便于公司对子公司进行管理。”王荣告诉记者,“非洲市场潜力巨大,且后续增长势头强劲。目前,公司在手订单量接近1亿元。”

  在东南亚市场,科润智控主要出口配电变压器产品。王荣介绍,公司在东南亚市场已有一定基础,部分国家的电力设备标准与国内相近。2023年上半年,公司与浙江江山源光电气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金额为6000万元的变压器采购合同,该笔订单最终需求方为东南亚某国家能源局。

  欧美市场需求广阔。王荣表示,美国大部分电网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40%的配电网使用年限已超过40年,设备使用年限较久,存在升级替换需求。公司针对欧洲市场主要出口主变压器,标准实验样机已在测试,销售渠道逐步建立;在美国市场则聚焦出口单相变压器,产品相关证书已准备就绪,进入试生产阶段。

  “公司将依托现有基础与市场需求,着力提升海外营收比重,争取五年内将海外营收占比从当前的10%提升至30%以上,实现国内外市场均衡发展。”王荣表示,相信在战略规划、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的协同推进下,公司将在新能源与智能电网领域取得更好成绩,为全球能源转型与电力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