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连重工:全球首台3600吨/小时智能化连续卸船机顺利出产

宋维东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宋维东)11月6日,大连重工(002204)为中国宝武集团研制的全球首台3600吨/小时智能化连续卸船机在大连重工泉水临海重大装备研制基地顺利出产。该设备将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散货码头连续卸船机的智能化取料,填补了国际市场空白。其将用于中国宝武集团下属宝钢湛江钢铁三高炉项目,这一项目是中国宝武集团结合智慧制造、绿色钢厂的发展战略打造的具有国际优势的“智”造基地与国际钢铁产业示范项目。该设备的顺利出产,也标志着大连重工港机产品在智能化研发、制造和服务上再获突破,对推动我国散料港口智能化发展、实现技术和市场的国际引领具有里程碑意义。
  此次,大连重工研制的全球首台3600吨/小时智能化连续卸船机,其系统基于中国宝武工业互联平台进行全新设计,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优势。通过结合北斗精确定位系统与5G+网络融合,采用3D扫描技术对船体进行智能识别,攻克了海上浪涌对无人化卸船作业的影响,实现了连续卸船机在卸船作业时的自主寻舱、位置修正、实时感知料堆形貌特征等智能调度和全自动无人取料。其可应用云平台、物联网技术,远程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诊断,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同时,该设备兼具环保、高效、节能三大性能优势。在环保方面,由于设计进一步优化,各机构运行平稳,冲击小,噪音低,且作业全过程物料处于封闭环境中,全面解决了物料的撒漏和扬尘;在效率、能耗方面,采取了可伸缩的取料装置,能够覆盖船舱内任意位置,辅助清仓量小,连续取料稳定性高,相同生产率的连续卸船机与抓斗卸船机相比,平均卸船效率可提升50%以上,平均能耗可减少40%。
  大连重工作为中国宝武集团的战略级设备供应商,2019年11月,双方签订该设备研制合同,共同打造智慧钢厂、智能物流样板工程。由于是世界首台,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大连重工组建了由多名资深设计、工艺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聚焦世界一流,攻克了取料提升系统精准定位、提升系统同心安装等多项设计、制造难题,申报专利22项,在克服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最终提前45天完成了世界首台的全部研制任务,携手中国宝武创造了业内链斗式连续卸船机产品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交付周期最短等多项纪录。
  目前,大连重工已全面掌握大型智能无人化连续卸船机的研制技术,具备1200吨/小时—4200吨/小时智能无人化连续式卸船机研制能力,可覆盖1万吨至40万吨级各类型散货船的装卸应用。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