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泸州老窖核心产品提价 市值破2000亿创新高

唐强证券时报

  泸州老窖(000568)再次对核心产品国窖1573进行价格上调,52度经典装结算价格上调40元/瓶。

  受此消息刺激,8月25日,泸州老窖股价领涨整个白酒板块。截至当日收盘,泸州老窖大涨逾8%,涨幅高居A股白酒板块榜首;盘中股价最高触及139.36元/股,创历史新高,收盘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泸州老窖市值仅落后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洋河股份,暂列白酒板块第4名。

  国窖1573多次调价

  8月24日,泸州老窖国窖酒类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窖销售公司”)发布文件,主要内容即《关于调整国窖1573经典装价格体系的通知》。

  根据相关通知显示,自2020年9月10日起,52度国窖1573经典装结算价上调40元/瓶,38度国窖1573经典装结算价上调30元/瓶。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泸州老窖最近一次上调国窖1573价格是在2019年12月3日。彼时,国窖1573系列产品配额价、团购价、零售价上涨30元、50元不等。而且泸州老窖2019年11月刚宣布对国窖1573系列产品进行提价。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泸州老窖的策略还是紧跟五粮液的价格。

  今年6月30日,泸州老窖召开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董事长刘淼、总经理林锋、董秘王洪波等上市公司高管团队悉数到场。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目前高端白酒动销基本恢复,头部品牌市场价已到历史最高水平。

  泸州老窖总经理林锋表示,经济遭遇比较大的调整,公司业务也受到相应影响,消费场景缺失,很多场景都断掉了。但从二季度开始,疫情开始缓解,国窖1573和特曲的动销恢复情况都比较良好。其中,3月份,泸州老窖低端光瓶酒基本恢复;高端白酒是4月才开始恢复;到现在包括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等白酒品牌市场价基本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进入2020年7月以后,泸州老窖围绕着国窖1573已经进行了多次调整。

  7月初,国窖销售下发停货通知,通知主要内容为:即日起,停止接收西南大区国窖1573订单及暂停国窖1573货物的供应。与此同时,记者从市场了解到,国窖公司已于近期出台团购“红线价”,将团购价上调至980元。据悉,国窖西南大区事实上库存处于低位,不少经销商库存不足一个月。

  此后,7月15日,52度国窖1573经典装在华北(东北)大区的零售价调整为1399元/瓶。

  7月21日,国窖销售公司下发《关于停止接收国窖1573订单及暂停国窖1573货物供应的通知》,宣告了国窖1573全国性停止接收国窖1573订单及暂停货物供应。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国窖1573全国停货,是为了更好地去库存,为后续提价做准备。

  持续加快发展高端品类

  从总体来看,此次疫情对中产阶层影响最大,根据目前整个白酒行业动销情况,中价位产品恢复并不理想,中价位产品在泸州老窖产品结构中占比不高,其产品结构调整早已在进行。

  根据2019年财报显示,泸州老窖高档酒类完成营业收入85.96亿元,同比增长34.78%,占上市公司营收总额比例从2018年的48.85%提升至54.35%;此外,泸州老窖中档酒营收额为37.49亿元,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28.15%降至23.7%。

  2019年,泸州老窖核心高端产品国窖1573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对1573在2020年的高端市场销量有信心。

  面对整个白酒市场行业变化,林锋认为,在高端白酒上,行业标杆比较理想,下一步行情若仍然如此,那么高端白酒还会进一步加快发展。在此背景下,拥有高端品质白酒的企业才有生存空间,市场接下来还会向此类企业集中,所以要加快发展高端品类。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高端白酒需求受疫情影响较小,在社交消费场景受限的情况下,国窖1573的动销和订单态势较好,价格坚挺库存良性,给厂商的市场政策留足空间。

  从国窖1573的价格空间来看,国金证券认为,五粮液的批价提升给国窖提供了上调机遇,近几年泸州老窖对终端和渠道的管控能力加强,提价顺畅。目前,贵州茅台批价维持在2500元以上,五粮液和国窖1573的批价有望在千元价格带得到突破。

  根据历史经验,在白酒消费淡季,部分公司会有提价动作,但与往年不同的是,根据天风证券在部分地区的调研结果,泸州老窖并未像往年一样减小终端动销压力。虽然渠道费用或有所缩减,但消费建设与品牌建设投入力度仍较强,天风证券研报预计,下半年销售情况更为乐观。

  另外,泸州老窖各区域市场存在较大的差异,西南优势成熟市场领先,而在华东和华北地区等经济发达的白酒消费大省规模体量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国金证券认为,潜力市场的开拓是泸州老窖实现全国化进程的重心,此前国窖1573在河南市场启动“战区制”,如今又成立了国窖1573长三角38度联盟会,借此深化国窖公司华东战略。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