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项目落地智能养殖
在京东数字科技推出的五大业务中,京东农牧无疑最令业界瞩目。据悉,京东农牧将首个落地项目放在了智能猪场上。目前,京东农牧正与中国农业大学联手打造河北“丰宁智能猪场示范点”,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能力实现猪场精细化管理和科学自主智能化决策。
李德发表示,在很多人看来,养猪似乎很容易,其实并不是。他说,“全世界二分之一的猪都养在中国,中国现在每年有七亿头猪出栏,但中国养猪业的效率还比较低,生产每公斤猪肉的饲料成本是美国的两倍,人力成本是美国的五倍,即便加上美国把猪肉运到中国来的税收、运费,他们的成本还是比我们低。”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个:首先,传统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低,绝大多数的出栏猪还是来自于小型养殖场和散户,养殖水平很难保障;其次,在以人力为主导的养殖行业,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局限性,如猪只数量难统计,猪只体重测量繁琐,疫病健康情况难监测、人工投喂导致浪费等。
因此,李德发表示,经过数字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改造后,我国的养猪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据京东农牧方面介绍,按前期数据测算,智能养殖解决方案部署完成一年内,可减少30%至50%养殖人工成本,并降低8%至10%的饲料使用量,出栏时间平均缩短5天至8天。
曹鹏介绍说,京东数字科技主要通过推行智能养殖解决方案来介入养猪业的巡检、环控、监控、饲喂四大场景。比如,如果某只猪出现进食异常,利用“猪脸识别”算法能快速关联它的生长信息、免疫信息、实时身体状况等,从而在第一时间找到异常原因并通知饲养员对症下药。另外,针对不同生长阶段、个头大小不同的猪只,可以通过控制饲喂机器人和智能伸缩猪栏等设备,实现饲喂量的精确控制,以保证每头猪的生长平衡。
事实上,自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逐渐兴起后,这些数字技术已在智能农业等方面广泛应用。今年四月,腾讯正式开展“养鹅”项目;阿里巴巴也于六月推出了“ET农业人大脑”项目;百度的种粮项目则引发了市场人士的广泛关注。
业界认为,国内智能农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加快推进农业的信息化进程已是必然趋势,而腾讯、阿里、百度、京东数字科技等科技巨头的涌入,无疑为国内智能农业的建设注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