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国际化进程
电商行业的高速增长今年似乎按下了减速键。京东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78亿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9.765亿元人民币。同时,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其运营利润人民币1.132亿元(约合171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运营利润达到了5.819亿元。今年“6·18”期间,京东的GMV(成交总额)同比只增加了约23%,而GMV一直是一个衡量电商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
拼多多8月30日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拼多多实现营收27.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89%。不过,该公司营业亏损为8.16亿元,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平台累计净亏损为78亿元。
阿里巴巴未来的表现,则要看它是否能如马云和张勇所说,再一次逆境突围,成就更伟大的自己。张勇在公开信中称,全球化仍然是阿里巴巴的长期战略,最终目标不只是从中国卖向世界,而是从世界卖往世界,诞生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平台。
当亚马逊还在小步试探东南亚市场时,阿里巴巴和旗下的蚂蚁金服已经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加速跑马圈地。电商、支付、云计算、物流等各业务都已经落地。在俄罗斯,阿里速卖通已经成为了俄罗斯电商市场的主导平台,占据了69%的份额。
不过,相比中国万亿美元级的在线消费能力,东南亚的市场还较小,但是增长潜力巨大。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数据显示, 2017年,印尼电商市场规模达82亿美元,泰国这一数据为35亿美元。
9月4日,野村证券东南亚研究主管Trevor Kalcic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东南亚市场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但是相对还算比较乐观。主要原因是东南亚的贸易政策还没有达成一致,但是它受外部贸易战的影响比较小,市场更加稳定。“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布局,至少还需要五到十年来培育市场,因为东南亚的互联网发展水平比中国要落后十年。这些投资的收益回报,短期内还看不到,却是十分有必要的布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阿里巴巴以7.5亿美元收购中东地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移动电商平台Trendyol,其拥有超过2000多个商家和1600万的用户。“到2036年,希望服务全世界20亿消费者,帮助1000万中小企业在平台上盈利,创造1亿就业机会。” 在公开信中,张勇如是展望。
10月31日,上海万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CEO鲁振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电商的线上红利已经吃完,这也就意味着线上用户数量的增长即将放缓,甚至于停滞。而阿里巴巴提前布局大润发、银泰等传统商超,目的在于打开线下的流量入口,重新找到新的增长极。“相对而言,阿里的生态系统比较完善,商业远景依旧可观。生态基础建设已经完成,商业操作系统将具有长远的潜力。”鲁振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