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驱逐劣币
“虽然抗癌药是我们公司的一大亮点,但请大家不要忽略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来的市场空间。”张庆华强调。
2016年3月份,国家食药监总局转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意味着国内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大幕正式拉开。
“其实国内医药市场仿制药仍占最大比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医药企业将是一个大洗牌。”张庆华认为,一些不具备研发实力的小型医药企业将在这轮洗牌中被淘汰,此前被这些企业所扰乱的市场秩序也将重建。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将结束长期以来低质低价的恶性市场竞争,低质仿制药的寿命已进入倒计时。”张庆华说道。
在此背景下,方盛制药从成立之初便将“新药研发能力”定位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并架构起“1+N”模式的大研发体系框架,为公司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突围提供了先发优势。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方盛制药研发投入分别为2634万元、2607万元和2992万元。公司甚至因研发投入过高短期对业绩造成拖累受到投资者诟病。
张庆华表示,公司过去三年是打基础的过程。“以公司体量来说研发投入可能有些高,但像方盛这样统筹规划持续投入新药研发的企业很少。”
事实上,方盛制药的厚积薄发已经初显苗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87.07%;实现净利润2337万元,同比增长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