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敏系”或已清仓
泰合健康的停牌公告,点燃了投资者对接盘者的期望,甚至不少投资者猜想“华敏系”将重新接盘。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获悉,这仅仅是投资者的一厢情愿。“华敏系”只不过虚晃一枪,早已逃之夭夭。
根据此前中国证券报记者的调查,“华敏系”早在2004年就已染指泰合健康(前身为“华神集团”)。
“华敏系”第一次浮出水面,源于泰合健康2010年5月20日发布的一则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告。根据当时的公告,上海华敏于2010年5月13日与上海同功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同功投资”)、上海佑昌实业有限公司(简称“佑昌实业”)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上海华敏受让同功投资持有的四川华神24%的股权,计1716万股;受让佑昌实业持有的四川华神21.69%的股权,计1551万股。上海华敏受让上述股权后持有四川华神45.69%的股权,计3267万股,成为四川华神第一大股东。以此间接控制华神集团(即“泰合健康”)。
这则公告首度公开了“华敏系”的庞大版图。上海华敏、周蕴瑾、成都华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华敏物业”)、成都华敏置业有限公司(简称“成都华敏置业”)等四川华神股东一一露面。上海华敏、华敏物业、成都华敏置业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李小敏。而周蕴瑾早年曾任职李小敏所控核心平台——华敏置业董事、副总裁。自2005年起,其转身成为四川华神第二大股东,持有24%的股权。
同功投资、佑昌实业的背后均指向李小敏。进一步调查显示,李小敏背后则为著名台商蔡长材,他才是“华敏系”背后真正的掌舵者。早在2004年,“华敏系”就已控制华神集团。如此说法,得到了前述“泰合系”内部人士的证实。
据测算,以2010年作为“华敏系”入主泰合健康的起点,至2015年“华敏系”退出,其收益超过8亿余元。
但“华敏系”与“泰合系”合作并不愉快。
2017年7月10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执行裁定书显示,泰合健康与上海华敏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合同纠纷,泰合集团向法院提出诉讼保全申请,要求对上海华敏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财产采取保全措施。法院依法查封、冻结被申请人共计限额8040万元的财产。
次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执行裁定书显示,泰合集团与周蕴瑾发生合同纠纷,泰合集团向法院提出诉讼保全申请,要求对周蕴瑾(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法院依法查封、冻结被申请人共计限额3960万元的财产。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华敏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敏置业”)、周蕴瑾均是“华敏系”重要成员。
泰合集团申请的财产保全总金额为1.2亿元。知情人士称,王仁果当初拿下泰合健康控股权时,并未对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原本指望买一筐鸡蛋,结果拿到手后发现有几个坏的,他觉得亏了,所以才打官司。”
中国证券报记者就此致电华敏置业及公司律师,但未获得回应。
泰合健康2018年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30日,华敏置业持有泰合健康500.8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6%。对比泰合健康2017年年报,可以推断华敏置业是在2018年1-3月建仓。在此期间,泰合健康股价区间为4.02元-7.52元/股,交易均价为5.58元/股。以此粗略测算,华敏置业动用的资金规模在2795万元左右。而4月2日至5月8日,泰合健康的股价区间为5.93元-7.93元/股,交易均价为6.62元/股。结合泰合健康在此期间的量价关系和市场表现,华敏置业持有的泰合健康500.89万股即便全部卖出,也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5月23日,四川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一季报后,华敏置业就已经在二级市场卖掉了泰合健康股票,“华敏系”纯粹是做一次短线交易。这或许与“华敏系”对公司知根知底,当时觉得股价跌出价值而买入。中国证券报记者无法联系到华敏置业对此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