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万吨级CPVC项目
PVC是一个大类产品,听起来没有多大差别,但在专业人士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差异化的行业,每个厂的PVC内在质量差异还是挺大的,“因为PVC生产过程中还要添加各类助剂,助剂的品种和数量都很有讲究,PVC复杂就在这里。”周军形容,这和做饭有点相似,不同厨师手里做出来的饭也不一样。
周军介绍,中国PVC的聚合技术以前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国产化的过程中虽然也做了一些优化,但产品品质与国外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现在新疆天业与国外技术完全对标,把每个技术细节力争做到极致,使产品在中高端领域站稳了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也打开了空间。
生产特种PVC对单体的纯度有更高的要求。电石法路线和乙烯法路线生产出的单体质量是有明显差距的。新疆天业开发出电石法单体精制技术,与国内同类技术相比,单体的纯度明显提升,为特种PVC树脂的生产奠定了扎实基础。
PVC种类繁多,很多高端产品国内都不能生产。比如CPVC树脂,以前CPVC只有日本和美国能生产,中国大量需要但价格昂贵,结果抑制了需求。近年来中国虽然已经能够生产出CPVC树脂,价格也有所下降,但产品品质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PVC行业有一个说法,能把CPVC做好的企业一定是行业一流水平,做好CPVC有三个条件:第一是PVC树脂必须要氯化专用料,内部孔隙率要特别发达,要有利于氯化反应的进行;第二是氯化工艺要保证氯化的均匀性;此外CPVC加工过程比较苛刻,对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的要求较高,这个产业链还是极具挑战性的,但市场前景广阔,因为PVC树脂通过进一步氯化后会大幅提高耐温性能,拓宽了应用领域,如果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市场潜在需求巨大。
周军介绍,现在直接用天伟化工的特种树脂做CPVC,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置式气固相工艺已经完成了工业性试验,生产出的CPVC树脂和制品均达到国家标准。
现在美国和日本的CPVC工艺是水相法工艺,虽然产品质量好,但是水相法的废水处理成本非常高。2010年起天业集团研究院正式组建氯化高聚物创新团队,历经实验室基础研究、中试试验研究、工业性试验等多个不同阶段,相继解决了设备结构过于复杂、氯化均匀性较差等关键技术问题,最终形成了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分置式气固相氯化新工艺,已获得10余项专利成果。分置式气固相氯化新工艺不仅没有废水排放问题,还能很便捷地根据用户使用的不同需求进行氯含量的调节。
周军介绍,分置式气固相氯化技术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产品生产成本显著低于水相法技术。天业集团正在布局万吨级CPVC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加大改变我国CPVC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产品发展趋势,新疆天业的竞争优势也将得到充分体现。
PVC产品潜力仍很大
新疆天业自己制定的通用树脂质量标准跟国外的标准相对应,国家标准只是基本标准。
周军认为,行业传统认为乙烯法PVC比电石法PVC质量要好。周军表示,这其实是一个误区,电石法PVC质量做不好的原因是技术水平不到位,如果把技术水平做上去,电石法PVC一样可以在诸多领域应用。
现在天业集团已经从追求规模优势,转向了追求多牌号、多品种附加值。天业集团的PVC是期货市场的免检产品,客户满意度较高。
天业集团、新疆天业董事长宋晓玲表示,天业从组建之初就经历很多危机,比如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大家都觉得没希望的时候,PVC最低价都破了4000元/吨,很多企业熬不过去,天业始终有新产品,有些高端产品价格比较平稳。
她认为,通用PVC有七八种牌号,天业有23种牌号,这种多元化、差异化、高附加值,让天业渡过了一次次难关。天业20多年盯着一个产品,但是在盯着一个产品的过程当中,又辐射出来了很多改进后的、附加值高的产品,任何产品都有周期性、季节性、淡旺季,有多元化、差异化的产品结构就使得天业抗周期能力非常强。
现在,天业集团PVC差异化产品大概占30%-40%,未来的目标是差异化产品要超过70%,跟外国企业完全一样。
周军认为,PVC产品还有许多潜力可挖,从人均消费量来看,我国人均消费量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偏低。未来随着PVC生产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潜在需求还会被不断激发出来,未来市场空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