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与上汽变合作开始,双环传动与国内主要汽车制造商建立“配套属地化”合作模式——围绕主机厂地理周边投资建厂,提供属地配套。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模式物流链较短,服务响应及时,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与客户的紧密合作。
无论是与上汽变的合作,还是后来与盛瑞传动、吉利等公司的合作,均是“配套属地化”战略的落地。“我们一般采取自建或者收购的方式布局。”吴长鸿说,自建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为1-1.5年。
财报显示,2015年-2017年,双环传动期末在建工程金额分别为2.18亿元、4.55亿元、10.92亿元。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在建工程金额为15.30亿元。在建工程金额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这些在建工程多是由“配套属地化”经营战略驱动。
“公司的在建项目根据下游客户需求而建。”吴长鸿说,近两年是公司的投资高峰期,预计明年这些项目将陆续投产。分析人士指出,一旦这些产能释放,双环传动业绩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与之对应的是,2015年-2017年,双环传动的竞争对手在建工程多处于停滞或微增长状态。
财报显示,2017年,双环传动实现营业收入26.39亿元,同比增长51.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3亿元,同比增长30.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5亿元,同比增长33.81%。目前公司已形成涵盖乘用车、商用车、非道路机械、电动工具等多个领域门类齐全的产品结构。其中,乘用车齿轮2017年实现营收9.44亿元,营收占比为35.75%,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
“乘用车齿轮特别是自动变齿轮业务,将是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吴长鸿称,工程机械齿轮总量不会有太大变化,未来的目标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电动工具齿轮将保持稳步增长。
RV减速器有望成新增长点
除了传统的齿轮业务外,双环传动亦布局了工业机器人业务。
2018年3月,公司公告称,与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埃夫特”)签订了《关节减速机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双环传动于2019年6月3日向埃夫特供应10000套减速机。埃夫特将在其部分型号机器人上配置双环传动的减速机,后续双方将共同开发新的机型。
埃夫特是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厂商之一,提供全系列工业机器人产品以及跨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作为国内机器人领军企业之一,埃夫特先后牵头承担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多个部委机器人项目,参与制定多项机器人行业国家标准。
早在2013年,双环传动就开始研制RV减速器。2015年,公司募集3亿元用于RV减速器项目建设,预计产能6万套/年,公司计划在2020年建成10万套/年的产能。
“工业机器人有三大核心部件: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但基本都被外资垄断。”吴长鸿称,精密减速器在三大核心部件中成本占比最高,约为35%左右,是工业机器人运动“关节”的构成,技术门槛较高。
据了解,一台工业机器人需要的精密减速器中所需的RV减速器占比约为60%-80%,平均每台机器人使用4.5台RV减速器。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为13万台。根据行业预测,2018年-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分别为16万台、19.5万台和23.8万台。东方证券预测,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用RV减速器市场规模为43亿元左右。
“RV减速器要被市场认可需要一个过程。”吴长鸿说,目前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日本公司占领导地位。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克两家公司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工业机器人减速器市场。
吴长鸿说,从公司的RV减速器产品各项技术参数看,并不输纳博特斯克,但稳定性需要通过市场检验。这也是国际市场通行的做法。一旦受到市场认可,便可打入相应厂商的供应链,形成稳固的合作伙伴。
RV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政策给予大力扶持。《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攻克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末端执行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技术并形成生产力。
“再用三年时间,我相信能把RV减速器打入国际市场,形成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一极。”吴长鸿说。
2018年2月2日,公司向52名激励对象授予300万股限制性股票。依据激励达标要求测算,双环传动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在27.9亿元、34.9亿元以上。按照公司规划,到2021年前后,公司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