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控股上市公司2017年业绩陆续公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有171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年报,其中逾半数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实现两位数以上增幅,近半数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不同程度地下降。业内人士指出,在央企“一利四率”四升一降的标准体系下,央企降杠杆、市值管理将多维发力。在市值管理方面,建议建立一套更加细化的市值管理考核体系,在提升央企上市公司总市值的同时,加快混改、重组等。
“成绩单”喜人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喜人。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已披露2017年年报的171家央企及央企上市公司中,逾90%央企及上市公司净利润实现增长。石油石化、煤炭、钢铁行业业绩表现突出,中国石化、中国神华、中国石油位列净利润前三位,2017年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11亿元、450亿元和22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8%和188.5%。钢铁企业中,八一钢铁、韶钢松山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047.86%和2381%,增幅分别达30倍和24倍。
建筑、水泥等行业央企也表现抢眼。2017年,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05.8亿元、160.6亿元和160.6亿元,分别增长23%、28%和14.7%。水泥行业中,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宁夏建材、祁连山、天山股份2017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增长485%、245%和165%。
持续亏损的民航业2017年业绩飘红。中国国航去年营业收入1213.6亿元,同比增长7.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2.40亿元,同比增长6.26%。东方航空营业收入1017.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3.5亿元,同比增长40.9%;南方航空营业收入1274.89亿元,同比增长11.0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9.14亿元,同比增长16.97%。
不过,电力企业表现不佳。国家电投旗下的吉电股份2017年亏损3.40亿元,中国华电旗下的金山股份去年亏损8.96亿元。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认为,中央企业利润增速逐季提升,这是近五年来中央企业经营状况最好的一段时期,以经营业绩体现了这一轮国企改革的成效,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红利。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之前的亏损大户如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一些国企扭亏为盈。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今年会进入新的上升通道,进入新红利、新阶段、新周期的节点。
多家企业明确“一利四率”目标
在去年召开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首次提出央企“一利四率”四升一降的标准体系,即努力推动国有企业效益实现稳定增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回报率进一步提升,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进一步提高,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下降。
专家认为,按照“一利四率”的经营标准,国企改革、降杠杆、市值管理将是今年央企发力的重点,资产重组、混合所有制、债转股、上市将并驾齐驱,为央企和中国经济注入活力和动力。
多家央企明确了“一利四率”的年度目标。
招商局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提质增效方面,招商局今年的目标是在原来10%净资产回报率基础上增加一到两个百分点,达到11%以上。下一步集团将加快重组进程,加强资源整合。继续推进物流、航运、土地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资源整合,突出集团主业,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对符合条件的公司实施债转股工作,同时清理内部三角债务及担保,释放可用信用,加快资金周转。落实“压减扭亏”、推进“处僵治困”,通过清理空壳公司、“僵尸企业”和三无企业,淘汰落后产能;通过上收二级公司新设公司授权,严控新增企业;坚决去化三四线城市、二线非热点城市的非核心区域、商办项目和积压存货等库存。加快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债务结构,综合利用多种融资手段,强化风险管控、严防风险底线,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中船重工提出,今年将实施新时代中船重工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去亏损、降杠杆、调结构、降成本、提效率,实现营业收入、利润、经济增加值、承接合同金额保持持续增长,净资产收益率达到3%以上,资产负债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降至58.8%以内。到2020年年末,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拟提升至70%。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提出,2018年将实现利润总额215亿元、营业收入3050亿元、经济增加值162亿元。下一步将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继续加强资本运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