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27日,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先后发布2017年业绩报告。在昨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农行、工行的高管层均表现出对去年业绩的满意。
“去年的业绩令人满意,工行交出了一份成色足、亮点多的答卷。”工行董事长易会满说。
纵观三家大行,盈利能力稳中向好、资产质量显著好转是共同的特点。受此影响,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水平也大幅提升。
此外,作为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国有大行自2019年起都要开始应对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的国际监管要求,资本补充压力也随之加大。农行方面表示,其在近日公布不超过10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满足未来的监管要求,增厚“安全垫”。
盈利能力稳中向好
2017年工行利润增长稳定,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同)2860亿元,净利润增速2.8%,净利润总量保持全球银行业最好水平。农行去年实现净利润1930亿元,净利润增速达到4.8%,居于可比同业前列,且较2016年高1.3个百分点。建行实现净利润2423亿元,同比增长4.67%。
“从盈利能力看,通常要看反映经营成长性的拨备前利润,去年工行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9.1%,是近几年的最好水平。”易会满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存款分流的大环境对银行负债端带来不少冲击,但去年国有大行都通过多种手段尽力保持存款的稳定增长。
2017年,工行客户存款比上年增加1.4万亿元,增长7.9%,增量和增幅均居可比业界第一,其中活期存款增量占比66.6%;对公存款增加1.11万亿元,是市场上唯一一家对公存款增量超万亿的银行。
农行则继续发挥低成本存款的优势。农行副行长张克秋表示,在银行业存款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农行2017年的存款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去年新增客户存款1.2万亿元,增幅达7.7%,但存款付息率下降1.34%。截至2017年末,农行存款余额达16.2万亿元。
张克秋称,今年会进一步扩大优质客户群;强化流量经营,狠抓支付结算;进一步优化存款定价和久期管理,采取分层定价,进一步提升存款竞争力。
资产质量显著好转
除了盈利能力平稳增长外,资产质量显著好转也是大行去年业绩的一大亮点。
易会满表示,2017年工行持续强化风险防控工作,把握好表内表外“两张资产负债表”,加强对风险的源头管控和精准施治,突出对信用风险的主动管理,在控新增、防劣变、优处置的同时,实施信贷文化引领、体制机制改革、专家治贷、专业治贷等治本举措。
数据显示,工行去年关注类贷款占比3.95%,同比下降52个基点;贷款逾期率2.01%,同比下降64个基点;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剪刀差”规模651亿元,同比下降超50%。
建行公告称,2017年集团严格风险管理,不断提升信用风险管理主动性,资产质量稳中向好趋势巩固。截至去年末,建行不良贷款余额1922.91亿元,较上年增加136.01 亿元;不良贷款率1.49%,较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83%,较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
农行去年也是实现了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的“双降”。农行行长赵欢表示,过去两年,农行持续对产能过剩行业、不良率高的高风险行业加大限额管控,这些领域的贷款余额下降4000多亿元。贷款收回后再投放到安全领域,使得当年新形成的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此外,农行继续加大不良处置力度,过去两年农行共处置不良贷款3000多亿元,其中单是去年就有1600多亿元,这在同业中都是规模较大的。
工行也在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易会满透露,近三年来,工行共处置6000亿元左右的不良贷款,其中用“真金白银”的资本核销的不良资产总计也近2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盈利能力稳中向好及资产质量的明显好转,三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均大幅提升。截至去年末,农行拨备覆盖率同比大幅上升35个百分点至208%,建行同比提升近21个百分点,工行也实现自2016年以来拨备覆盖率首次回升至150%以上。
(原标题:“工农建”去年盈利能力稳中向好 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