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保千里股权激励涉嫌多处违规
随着公司危机持续发酵,保千里自身员工“中枪”了。
2015年底,保千里起草了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股权激励权益共计3984.7018万股,包含102人。这期激励性股票是以当时均价14.49元的一半授予,即每股7.25元。
2016年12月28日,该批股权激励第一次解锁条件已经满足,对20%的股票进行解锁。
当日,保千里股价收于13.97元,比保千里员工的购买成本高一倍。据新京报12月22日报道,彼时保千里相关员工收到公司通知不能抛售,而一年过后的现在,保千里境况急速恶化,虽然股价仍然在10元以上,但员工担忧公司恐因财务造假和监管层调查而被退市,股票一文不值,而动辄数百万元的债务则直接压在员工身上。
12月22日晚,保千里相关人士向记者确认了员工股票被套的情形,并称“目前员工要求公司现金回购剩余80%未解锁股票,公司领导同意了,但公司没钱。”
消费贷“包装”后
用于员工持股
一位保千里中层人士告诉记者:2015年公司操作员工激励股的事情,其实很多员工是不具备贷款条件的,但为了让员工买更多股票,老板(即庄敏)找了上海银行,让银行贷款给员工去买公司股票。“签的贷款合同里没有提到资金是用于买股票”。
记者自保千里内部员工获得的材料显示,上海银行放贷成功后,保千里要求员工签署了一份购买珠宝、玉器的书面文件,将此消费贷款进行“包装”,后用于购买股票。一位当事员工向记者确认了此事。
据记者看到的一份个人信用消费贷款授信合同显示,授信用途明确显示为“具体用于消费”。
该合同显示,受信人承诺严格按本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不挤占挪用贷款,不将贷款用于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股票、基金、起火、金融衍生品投资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及监管规定禁止的用途。
据保千里2015年公布的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方案,公司承诺“不为激励对象依本计划获取有关限制性股票提供贷款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包括为其贷款提供担保。”
新京报记者看到的一份附有多人手印、名为“保千里激励性持股员工联名上书”、提交给公司董事会的文件显示,“我们的最低要求是:股权激励作为员工福利,公司得优先处理,明确解决方案及时间节点,回购所授予股票,补全员工损失”。
同时,保千里员工也开始寻求银行方面进行沟通。
新京报记者自保千里内部人士获得的一份附有多人手印的“关于保千里股权激励员工暂停偿还上海银行深圳龙岗支行贷款的联名告知书”显示,现保千里众持股员工联名向公司申请回购剩余所持股票,并向贵行正式提出,从本月20日开始,暂时停止还款。在此期间,银行对此事件涉及员工个人逾期还款及征信问题作特殊情况妥善处理。
在该文件中,保千里员工表示,对于保千里公司2015年底实施的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在时任董事长庄敏的个人担保下,对授予激励股的大部分员工统一安排了贵行进行消费信用贷款,贷款资金用以购买公司激励股票。但该合同多条款涉及违法违规行为,贵行(上海银行深圳龙岗支行)却在明知故犯的前提下紧密配合保千里完成放款操作,完全无视合约条款,严重损害持股员工利益。
12月24日,上海杰赛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如果确实有证据证明银行明明知道他们贷款目的是购买股票,那贷款就是违规贷款。违规贷款还是要归还贷款,但贷款利息能不能收回需要法律判定。我们认为,如果有足够证据证明银行是明知的,那享有的利益不应受到保护,贷款利息有可能不会获得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