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三家旅游上市公司
西安旅游徘徊在亏损边缘
华商报记者发现,在我省旅游业持续上升的背景下,西安旅游、曲江文旅、凯撒旅游这三家注册地在陕的旅游类上市公司,业绩差距较大。
曲江文旅2017年半年报显示,前半年公司营业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4.91%;景点及旅游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0.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9.55万元,同比增长19.16%。值得注意的是,曲江文旅10月29日晚间公告,华侨城西部投资拟113.58亿元增资公司控股股东的母公司曲江文投,其中86.39亿元为新增注册资本,27.19亿元计入资本公积。交易后曲江文投注册资本升至169.39亿元,华侨城西部持股比例达51%,从而间接控制曲江文旅51.66%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凯撒旅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05亿元,同比增长30.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6.11%。
与凯撒旅游、曲江文旅业绩增长不同的是,西安旅游今年上半年却出现亏损,报告期内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0万元~-600万元。公司表示,较上年同期利润减少,主要原因系报告期投资理财收益减少影响。如果没有投资理财收益的话,亏损幅度会更大。
近年来,西安旅游的经营业绩就游走在亏损的边缘。财报数据显示,2012、2013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2112.24万元、857.02万元,同比下降23.29%、59.43%;2014年亏损更是达到2086.18万元;2015年、2016年公司虽然实现扭亏为盈,但主要得益于收到拆迁补偿收入、政府补助收入以及投资理财收益增加等综合影响所致。
有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分析,西安旅游作为陕西旅游行业老牌上市公司,近些年却持续遭遇业绩下行与亏损风险,甚至一度要为保壳所困扰。公司主营业务酒店、旅行社属于传统行业,在传统行业业绩利润下降明显的情况下,需要加速转型升级,然而,目前来看,尚未有转型的亮点,这一点需引起公司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成本偏高影响增利
转型和拓展是方向
国家旅游局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旅行社总数为27621家,2015年度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4189.01亿元,营业利润18.60亿元,平均每家旅行社年营业利润只有6.734万元。 易观旅游行业中心资深分析师姜昕蔚认为,传统旅行社对成本的控制有待提高。她说,有些旅行社的营业额以亿元计,但成本支出同样不相上下,利润率可能只有5%左右。对于当前的旅游业来说,提高单价或者争抢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并不容易,所以,控制成本费用已成为增利的主要途径之一。通常旅行社的成本费用由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构成。在不削弱营销费用的前提下,可通过灵活的成本预算指标、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制度、培养全员成本费用控制意识等手段来优化企业经营和管理。
申万宏源西安科技路营业部投资总监屈放分析,旅行社要改变增收不增利的窘境,不仅要平衡好营收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还应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进行精细化雕琢。以旅游目的地为例,如果旅行社自建设施能够满足游客从玩、住、行、食等各方面需求,那么产生的衍生消费就能带来更多利润。
陕西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毕超认为,旅行社净利润的下降,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这个行业已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消费者来说则是好事情。未来来看,旅游社要想改变“白忙活”的现状,就需要转型和拓展新业务,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做差异化产品。还可以形成组合产品,以吸引高端消费者。 华商报记者 李程 摄影 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