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被确定退市,公司招投标都不能进行了,更别说订单了。8月24日,温德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如果不出意外,8月25日,将是欣泰退(300372.SZ)在A股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在经历过略显漫长的退市整理期后,这家位于东北边陲的上市公司,将因此前的IPO造假行为成为两市遭强制退市的第一股。
8月24日,欣泰退实际控制人温德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公司的退市,自己“有苦难言”,但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对于公司的未来,他坦言将退入老三板,但经营已受到极大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欣泰退的“弥留之际”,资金对其“盲目”的追逐,却颇显意外。自8月3日至今,欣泰退股价不跌反涨,且涨幅超过两成。
资金“火中取栗”
从2014年登陆创业板,到2015年被发现存在IPO财务造假的嫌疑,再到2016年嫌疑被坐实,继而遭到证监会强制退市的处罚,欣泰退的A股之路显得短暂和波折。而在暂停上市近一年之后,复牌后进入退市整理期的欣泰退,依然在“最后的时光”中,被资本“疯狂”追逐。
8月24日,欣泰退股价再度上涨1.99%至1.54元/股,换手率达3.26%。此前一天,在上午股价还略有上涨的欣泰退,却于尾盘阶段突然跳水,最终跌幅达8.48%。
若再把时间延长至今年7月17日始,彼时因暂停上市而停牌近一年之久的欣泰退,在复牌后的前段,股价一路下挫至8月3日的最低点1.25元/股后,却停止了这一“颓势”,在此后的时间中稳步上涨,最新涨幅达到24%。
北京一家私募的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欣泰退作为一定会退市的标的,在终止上市前的最后交易期里股价不涨反跌,“情况是很反常的”。
该私募高管认为,在近段时间购买欣泰退的投资者中,极大可能来自于游资,但也不排除有部分散户选择“火中取栗”。
根据8月24日欣泰退的龙虎榜数据显示,当天证券营业部中,买入金额最大的前五名和卖出金额最大的前五名,涉及金额分别为109.79万元和117.59万元,与总成交金额494.42万元相比,仍有超过一半可能来自于散户。
实际上,欣泰退的另一事件,多少能反映资金“投机”乃至“博傻”的倾向。去年3月和4月,尽管彼时欣泰退(当时名为:欣泰电气)已经深陷IPO造假嫌疑,但仍然被阳光私募创势翔连续两度举牌。当时创势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给出的举牌理由,正是看中欣泰退的“壳资源”,并坚信其不会遭到退市。
但最终创势翔的预想落空,也因此不得不遭受巨额损失。而欣泰退最新披露的信息则显示,通过信托产品持有公司6.43%股份的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在今年7月18日至7月25日,已连续减持公司245.8万股,减持后的比例降至4.999%。据悉,此前创势翔正是通过这一通道实现了举牌。而在此次减持之后,粤财信托是否继续有减持行为,目前难以知晓。
无独有偶的是,今年6月新都退(000033.SZ)在距离彻底退市的最后两天,股价同样遭到资金“博傻”,累计涨幅达14.86%。
未来举步维艰
自去年7月,证监会将欣泰退作为IPO造假而遭到强制退市的首个案例,就预示着最终的结局。而在这一前提下,退市后的欣泰退将去向何方,便不难猜测。
8月24日,温德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A股度过最后30个退市整理交易日后,欣泰退将退往老三板市场,并且由于创业板中没有重新上市的规定,而将永远地与A股告别。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温德乙表示自己有苦难言,其中的“苦”不仅是因为公司将就此退市,还在于被确定退市后,公司难以为继的经营。
在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多次接触中,温德乙都提及公司当下状况的艰辛,表示员工组成中存在残疾人群体,且相比于过往获得订单量出现了骤减。同时,温德乙仍坚持欣泰退是一家优秀的企业,业绩稳定,没有出现过亏损乃至被ST过。
“因为被确定退市,公司招投标都不能进行了,更别说订单了。”8月24日,温德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欣泰退今年半年业绩预告亦显示了温德乙口中的部分事实。相关公告显示,欣泰退今年上半年将亏损2924.24万元至3956.3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99.81%-982.09%。而在提及造成业绩如此变动的原因,欣泰退表示既有国内经济下行的宏观因素,更有遭到退市而带来的市场信誉危机影响,致使订单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欣泰退的退市决定宣布时,温德乙当初的表态还显得有些“乐观”。
彼时,在多次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温德乙虽也表达了对退市的遗憾,但面对此后可能涉及的种种事项,由于没有任何参照事件可以对比,公司未来的应对措施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当时对于将来公司的发展,温德乙表示希望能够找到合作方,继续把公司经营下去。
此外,对于目前仍在进行的投资者索赔,温德乙表示,公司IPO时的保荐商兴业证券在成立总额达5.5亿元的先行赔付基金后,目前已赔付超过七成。
(原标题:欣泰退作别A股 实控人称公司经营“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