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苏宁转型:张近东这八年
时代周报记者 王媛 发自广州
8月19日凌晨0点,万籁俱寂之时,苏宁南京总部却一片沸腾。在听完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汇报完8·18战报后,张近东难掩心中兴奋之情,面对镜头不禁坦言:“此情此景让我回想起刚刚创业的时候,心中充满力量和激情。”
张近东把此次8·18视作年初提出智慧零售以来的一次战略考验,而最终的成绩颇为亮眼,线上订单量猛增 263%,线下销售增长107%,物流当日完成率达96.5%,线下门店呈“现象级”增速。
这样的业绩数据张近东心中早有预判,因为刚刚发布的苏宁云商半年报,就已经展露端倪:苏宁上半年线上销售占比接近50%,且还保持着61.39%的高速增长;线下门店增长到近3700家,特别是苏宁易购直营店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51%。
在近期一次内部会上,张近东透露,苏宁门店发展和经营效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日坪效增长也创近七年来的最高。
张近东曾说,自己将苏宁的转型比作起高楼。“当一座大楼拔地而起时,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决定用户体验的,是大楼装修的细节。装修,不像盖楼那么直观,外人是看不清楚的。只有当整个装修完成,才会带来赏心悦目的体验。”
八年的坚定转型,终于换来了智慧零售的东风,还有营收盈利的全面爆发式增长。
过去几年,苏宁完成了从传统家电渠道向智慧零售的转型,当电子商务与实体零售白热化对峙的时候,苏宁默默地探索自己的互联网零售模式;当电商领域的竞争对手企业兴高采烈地扎进线下渠道大肆布局时,苏宁早已铸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护城河。
一直扮演着挑战者角色的苏宁,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阵痛之后,终于在巨头林立、线上线下零售相互纠缠的荆棘丛中杀出一条血路。苏宁对零售模式的打造有何借鉴之处,未来的苏宁又将走向何方?
“狼来了”生存养成记
在中国电商三巨头中,比起1999年联合“17罗汉” 创立阿里巴巴的马云,和1998年在中关村创立京东的刘强东来说,张近东成立苏宁的时间还要更早,也经历了更多的江湖厮杀。
27年前的1990年,年仅27岁的张近东,辞去了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在南京市宁海路租下一个不足200平方米的小门面,用东拼西凑来的10万元成立了一家专卖空调的门店。当时的空调还属于奢侈品,一台动辄六七千块,很多人都以为张近东疯了,但他非常明白自己在想要做什么。
南京是四大火炉之一,对空调的需求可想而知。同时,由于空调行业属于典型的“三分质量七分安装”, 而当时经营家用电器的主要是国营各大商场,经营模式原始粗犷,货卖出去就万事大吉,张近东则独辟蹊径,除了卖空调,还提供送货、安装、维修、保养等一条龙服务,这一经营模式在当时属于首创。
靠空调起家的张近东和苏宁,很快便在家电零售江湖崭露头角。仅仅两年后的1992年,苏宁的销售额攻破1亿元大关,在南京空调市场上占据了七成份额。这必然招来竞争对手的不满。1993年,民营企业苏宁与当地国有商场爆发了“八大舰队”围剿事件,最终苏宁选择了全面应战,跟进降价,承诺消费者在南京任何商场所购同类商品价格,如果比苏宁价格低,那么,苏宁就全额收购并支付差价。一举在“1993年空调大战”中大获全胜,销售翻番。
到了1998年,苏宁已经颇具规模,面对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很多企业都开始收缩业务,以求过冬自保。而张近东又毅然决定开始二次创业,离开危险的“舒适区”,一下子砍掉占苏宁50%的批发业务,壮士断腕,确立了从专业零售转型综合连锁零售的战略。
除了来自当地的竞争,中国加入WTO后,苏宁直面来自沃尔玛等国际零售巨头的入侵,也让业界惊呼“狼来了”。不过,事实证明,开放与挑战让苏宁越战越勇。
苏宁的第三次创业,是从2009年开始的,而这次又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那时,电商和实体几乎就是两个对立的概念,外界用得最多的就是“颠覆”一词。但张近东当时就认为互联网是一种工具,与实体并不冲突。互联网跨界而来的狼群似乎更加野心勃勃,形势也在剧烈地发生变化,如何应对和转变,成为最困扰张近东的一道考题。
转型的“偏执狂”
在外界看来,苏宁的转型之路似乎充满不确定性:传统零售企业能否华丽蜕变成互联网零售企业?离开舒适的“温水区”,牺牲既有的利润扩展新型业务,是否能让苏宁搏得更为广阔的未来?
对于新时局,张近东的答案是,不能有“鸵鸟心态”。面对转型,张近东既是一头勇猛的战狮,也是不怕死的“吃蟹人”。张近东甚至直言,“苏宁不转型会死。”
于是,从2009年开始,张近东便以壮士断腕般的决心,开始了艰难的全面转型之路。2009年,先后入主日本LAOX电器和香港镭射;2010年,B2C电商平台苏宁易购正式上线;2011年,提出“科技苏宁、智慧服务”的新十年战略;2012年,斥资6600万美元并购母婴类电商红孩子;2013年,正式更名“苏宁云商”, 设立美国研发中心暨硅谷研究院,发布“一体两翼互联网路线图”,联合弘毅投资斥资4.2亿美元战略投资视频网站PPTV;到了2014年,全面推进O2O战略落地,广州苏宁作为试水重点,区域性率先尝试O2O两条腿走路;2015年,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交叉持股,入股努比亚;2016年,苏宁完成六大产业的全面布局,零售、地产、金融、文创、体育、投资六大产业协同发展。
一位书评作者写道:“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变是找死、不变是等死,转型之路不亚于一片沼泽地。苏宁选择了在自己业绩最好的年份,主动陷入‘转型焦虑症’,张近东的药方是拿起互联网向自己开炮。”
苏宁自救式革命过程中的一个代价就是,2012年,一向稳健增长的苏宁云商开始出现亏损。当人们担心苏宁的亏损是否会成为常态的时候,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则对此回应,苏宁转型、改革的焦点在于战略布局和盈利方式。过去20多年来,苏宁有很多利润的积累,账上趴着几百个亿。但是苏宁要做事情,就是要怀抱更大的目标进行改革,这恰恰是考验企业家精神的时候。
张近东表示:“虽然我们在创新、在布局,但是创新需要交学费,布局是要做投入的。”张近东曾以一句“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解释了为何苏宁要在线上线下融合、物流建设、IT建设等方面投入巨资。
最新披露的2017年中报显示,苏宁云商上半年营业收入达835.88亿元,同比增长21.64%,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27亿元、2.92亿元,同比增长251.58%、340.71%。
近日,张近东在一个内部会议中回顾上半年工作时总结:“由于率先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苏宁到了智慧零售成果全面落地和显效的收获时刻。”
而在日前的一场内部交流会中,张近东坦言:“苏宁在积极谋求转型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对苏宁的估值曾经从1500亿元掉到300亿元,(目前市值为1100亿左右),我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现在回过头来看,大家才发现8年前苏宁的转型战略是对的,战略模式也是对的。转型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完成,如果小体量的公司早就垮掉了,苏宁有资源、有资本、有实力,实践证明,有的时候也是剩者为王。”
开启盈利模式
在张近东看来,站在智慧零售的风口上,苏宁已经布局好了。“苏宁正站在金矿上。”
张近东分析道,智慧零售加速了苏宁物流、金融等核心能力的开放,变革了盈利结构。而物流和金融,也已经转化为苏宁效益提升的新动力,成为稳定、可持续的盈利增长点。
整体来看,仅在2017年上半年,苏宁云商已迅速跨越千亿销售门槛。2017年上半年,苏宁云商商品销售规模(含税,区域上涵盖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日本市场,包括线上线下自营及开放平台,以及提供的售后服务)为1044.69亿元,同比增长22.07%。
苏宁金融方面,凭借自身在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的布局,上半年总体交易规模实现同比增长172%。
此外,去年底,苏宁宣布成立苏宁物流研究院和S实验室,开始集中力量打造苏宁智慧物流生态。今年又收购了天天快递,进一步提升物流最后一公里的能力建设。上半年苏宁物流社会化营业收入(不含天天快递)同比增长152.67%。
谈及苏宁的核心优势时,张近东表示,现在苏宁双线融合的模式优势逐渐被大家所认可,例如全行业醒悟过来都开始往线下走的时候,苏宁线上线下融合已经布局完成,到了互联网零售能力全面凸显的时候。线上往线下走,需要很多投入,不是一个炒作,或者一个点就可以带动的。
据了解,物流方面,苏宁27年来一直坚持投入,累积投入200多亿。目前有13个仓库,苏宁的各种自动化拣选,不但在中国,甚至在亚洲在全球都是先进的。苏宁的物流分布、仓库、配送中心,还有全国近4000家门店,覆盖了全国约96%的区域。通过财务报表可以看到,物流基本为自建的。
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显示,苏宁的物流数据一直是行业领先的,6月份申诉率苏宁亿分之八,顺丰亿分之一百五十四,京东亿分之一百八十一。
此外,除了在零售、物流、金融这关于新零售的三大关键词上建立核心优势,苏宁也已经形成了六大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这些产业都是围绕零售生态圈布局的,目的都是为了丰富商品种类、增强用户黏性、提升品牌和流量。张近东表示,在苏宁的全产业布局框架形成之后,接下来,苏宁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实现互联网零售从商业模式向盈利模式转变,实现集团业务从中速增长向高速增长的转变。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