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5月末停牌至今,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1989.SH,简称中国重工)的债转股方案终于水落石出。
8月17日,中国重工发布的关于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显示,拟引入八名投资人以债权或现金的方式对全资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船重工)、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武船重工)增资,合计投资金额为人民币 218.68 亿元,其中中国信达和中国东方将分别投入50.34亿元和20亿元进行债转股。
也有AMC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重工的做法是央企通过市场化债转股,降低杠杆率的典型做法。方案中也主要是两种不同的模式,中国信达和中国东方采取的是收购金融机构债权再转为股权,而其他投资者则是以现金增资获得股权的方式偿还债务,两种方式都能降低企业的负债,增加资本。
债转股+定增还债模式
自2016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以来,市场化债转股的签约项目接近1万亿,但主要以银行为主,参与程度有限。
中国信达发布的消息称, 8月15日该公司与中国重工及其子公司大船重工、武船重工签署市场化债权转股权协议,约定中国信达对中国重工下属两家子公司实施总额50.34亿元的债转股,其中大船重工31.5亿元、武船重工18.84亿元。
四大AMC之一的中国东方也对大船重工实施了20亿元的市场化债转股。
中国信达有关人士表示,作为以不良资产经营为核心主业的金融央企,在上一轮政策性债转股开展过程中,承担了国家近50%的债转股任务,积累了丰富的债转股经验。在本轮市场化债权转股权工作开展过程中,中国信达积极参与国家降杠杆政策的制定以及市场化债权转股权工作的开展。中国信达已累计对几十家有债转股意向的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西昌矿业等多家企业的债转股方案正在落地过程中。
中国信达认为,近年来,中国重工出现了暂时性困难,面临由于业务结构调整带来的现金流紧张及财务负担较重等问题。但中国重工整体信用状况较好,是生产装备、产品、能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龙头,指导意见中鼓励对发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的要求。
根据中国重工的公告,中国信达和中国东方两家AMC的债转股方式是先购买了标的公司的金融机构贷款债权,然后再以债权出资的方式向标的公司增资,投资金额合计70.34亿元。而其他6家央企对两家标的公司都是以现金的方式进行增资,标的公司募集的148.34亿元再用于偿还债务。
中国重工的本次债转股计划已获得董事会通过,但尚需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并取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复。也有知情人士表示,“这些审批问题都不大,早在6月底相关的备案和报批都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