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重组新政封堵了部分上市公司的非理性扩张之路。重组新政不仅降低了壳资源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强化了对上市公司跨界重组、高溢价收购资产等行为的监管力度,使得上市公司追逐市场热点、借机炒作股票的机会大为减少。2016年6月以后沪深交易所强化了并购重组的信息披露监管力度,目前约有60%至70%的上市公司重组案例因无法通过交易所“刨根问底”式的询问而选择了知难而退。以上一系列的政策变化最终导致那些没有业绩支撑、主营业务乏力的上市公司逐渐露出原形,其股价自然不断走向回归。
虽然重组新政导致股票市场出现了“一九”分化,不少中小股民因之付出了沉重代价,但随着虚高股价的整体回落,重组新政的巨大历史意义将在未来几年逐步显现出来,有望根治中国股市的赌性生态,使其成为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场所:
第一、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加速。首先,上市公司之间发生产业并购重组的可能性大为增加。过去,上市公司业绩变差反而可能刺激股价上升,上市公司之间收购重组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现在,随着壳价值的贬值,上市公司业绩变差将导致其股价下跌,该上市公司被其他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的可能性就大为增加,而目前各行各业中的龙头企业大多改制上市,上市公司之间的产业重组一旦激活,很多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大大提速。其次,当二级市场的理性逐步传递到股票发行市场,使得新股发行上市不再意味着“中彩票”式的暴利,则将有更多拟上市公司自愿接受上市公司并购整合,优质上市公司的产业并购空间将迅速打开。
第二、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的动力更强劲。随着重组新政威力的进一步显现,在草根调研中发现,已有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及实际控制人表达了进一步聚焦主业、深耕产业的愿望。而此前,很多上市公司在连续亏损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卖壳重组一次性获得几十亿元的超额收益,通过涉足一个市场热点就可以推动股价大涨,何必费心劳神去发展主营业务?
第三、中小股民被割韭菜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徐翔等人长期操纵市场、收割中小股民的主要手段就是与一群不务正业的上市公司高管内外勾结,编制各种美丽的故事,让中小股民奋不顾身扑进来。重组新政下,上市公司高管编制重组故事的难度大增,庄家和大股东联手诱骗、“收割”中小股民的可能性降低。
第四、未来推行注册制将更加顺畅。很多学者仅注意到注册制可以降低上市公司壳价值,但没有意识到昂贵的壳价值也是注册制推行的巨大障碍,因为巨大的壳价值必然使得证券发行市场的估值体系出现混乱,证券市场无法通过价格手段约束发行人,盲目推动注册制将引发严重的资源错误配置。
虽然当前股价的不断回归让不少投资者不堪回首,但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希望,这个希望不仅是证券市场的,也是整个国家的,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其中的受益者。如果此时监管部门和中小投资者因不能忍受改革阵痛而再次叫停IPO或放松重组新政的执行力度,则不仅将导致已经付出的代价付诸东流,而且可能将使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战略因此延迟。
(作者系长城证券并购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