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2015年年报披露的业绩数据与盈利预测数据出现重大差异,凯迪生态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和投资者的不满,投资者已向监管部门正式举报。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对公司年报披露的主要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了一个怪异的现象,2015年公司拥有的生物质发电厂数量因收购增加,但发电收入却大幅下降,且发电厂的整体盈利能力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生物质发电前景堪忧。审计机构认为公司内控在非财务报告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法律人士认为公司信息披露及内控存在诸多问题。
内控被指存在重大缺陷
年报显示,2015年凯迪生态生物质发电营业收入22.52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4.43%,比2014年减少了14.87%。
公司2014年报显示,当年公司生物质发电收入达到26.4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5.93%。已投运的16家生物质电厂全年累计发电量超过25亿千瓦时,平均月发电量超2.13亿千瓦时,较2013年度同比增长210%。
去年6月,凯迪电力完成了对大股东全部生物质发电厂的收购。这次收购包括87家生物质发电厂。其中,已投产运营电厂17家、在建电厂21家、未建电厂49家。收购完成时,凯迪电力拥有的生物质电厂总数由16家增加到103家。随后,凯迪电力更名为凯迪生态。
公司2015年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公司下属生物质发电厂114家。其中,已投入运营的生物质发电厂已达35家,总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按这组数字,凯迪生态当属中国运营和装机规模最大的生物质能发电企业。
根据公告,早在2005年,凯迪生态就开始涉足生物质能发电领域。公开数据,显示其生物质发电业务举步维艰。一直到2013年下半年,公司称整顿了上游燃料供应系统,各电厂发电设备运行逐渐稳定,发电收入稳步上升。
为了打消投资者的怀疑,2014年,公司每月还专门对投运电厂的发电量进行自愿性披露。也就在2014年底,凯迪电力启动了收购大股东资产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2015年6月,这项重大资产重组完成。
然而,2015年1月,在最后一次公告《关于2014年12月已投运电厂发电量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后,公司停止了已投运电厂发电量自愿性信息披露。
2015年10月27日,公司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季度利润和年初至季末利润分别为7353.6万元和2.2亿元。不过,公司同时公告的《2015年年度业绩预告》预测年度业绩范围为6.05亿元至7.0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95%至245%。两倍增长的盈利预告,让投资者对公司2015年业绩充满期待。
就在业绩预告之后的第三日,2015年10月29日,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告。今年3月26日,证监会通过了公司的增发方案。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今年4月26日,公司披露修改盈利预测,缩水几近一半,击碎了投资者的美梦。第二天公布的年报显示,公司经审计的2015年年度报告的净利润仅为3.88亿元,只有当初预测的60%左右。针对如此重大差异,公司的审计机构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在年报中确认,公司内控在非财务报告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投资者惊呼被忽悠
投资者徐财源已就公司年报中存在的问题向监管部门进行了举报。徐财源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公司每次推出重大重组方案和非公开增发方案时,都向投资者公告有不错的业绩,可等到方案一通过,业绩就大幅缩水,这太不正常了。”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生物质发电厂的经营模式和流程都很简单,只要发电,就有收入进账。在去年6月前,公司已拥有可运营的发电厂至少16家。6月以后,又收购可运营电厂17家。这么大的装机规模,发电量不到30亿千瓦时,平均每台机组的发电时间不到5000小时,大大低于生物质发电行业的平均水平,也低于收购电厂时所公告的设计发电能力。
徐财源说:“凯迪生态去年的发电收入十分反常,要么是去年电厂运营极不正常,要么是隐瞒收入。如果是电厂运营遇到困难,如实披露也行。但到了10月底,公司还公告盈利预测大幅增长,这不是忽悠投资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