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合力推动康强电子重组的股东“联盟”,因为泽熙案的爆发、永乐影视借壳的告吹,似乎处在最脆弱的状态。而就在这时,空有最高持股比例,却一直无法完全主导公司重组走向的银亿系出手增持,这是可否视为其夺回话语权的前奏?
增持背后的“信号”
康强电子1月14日发布公告 ,称公司股东宁波银亿控股有限公司、宁波凯能投资有限公司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亿旺贸易有限公司发来“关于增持康强电子股票的函”。上述股东为一致行动人,截至1月13日收盘,已合计持有公司股票5902.68万股,占总股本的28.626%。其中,增持任务主要由亿旺贸易完成,该公司于2015年12月3日至2016年1月13日累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922.73万股,增持均价为19.63元每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47%。因此,上述三方合计持股比例由24.151%上升至28.626%。
虽然如今市况下股东增持并不稀奇,但银亿系这一高比例的增持还是流露出不同意味,尤其是通过康强电子之前磕磕绊绊最终搁浅的重组,折射出 “错综复杂”的股东格局:尽管银亿系持股比例最高,但康强电子却“无实际控制人”,同时银亿系掌门人熊续强还在康强电子同永乐影视的重组中明显表示了不同的态度。自从拿下股权以来,银亿系明显的“不得势”,使得如今的增持颇有信号意味——银亿系正在“卷土重来”。
银亿系的“失利”
值得关注的是,在银亿系争夺康强电子控制权“失利”时,前述两名一致行动人就被委以增持重任,只不过后期因康强电子停牌而不得不暂停。
2014年3月,银亿控股通过收购康强电子股东宁波普利赛思100%股权,从而间接拥有公司19.72%股权,银亿集团董事长熊续强成为公司新任实际控制人。2015年1月,康强电子便停牌筹划重大事项 .
但是,当公司2015年5月11日发布永乐影视借壳的预案时,熊续强的身份就成为“前实际控制人”,且其以董事身份以“因对本次交易以及永乐影视没有充分了解”为由,投下了弃权票。而到了7月28日公司召开的董事会上,熊续强对重组报告书等一系列重组议案再投弃权票,声称无法对重组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声明和承诺,理由则是:估值过高、方案不合理、多次约见永乐影视的法定代表人但至今无法如愿。
从银亿系的上市公司实控人的位置还没有坐热就已经“失语”,再到“孤身”反对重组方案,这其中的变化可谓戏剧性。因为就在银亿系拿下康强电子控制权后,2014年10月10日,华润信托 ·泽熙6期单一资金信托截至10月8日已持有公司5%股份,触发举牌。而同月29日,康强电子再遭股东钱旭利及其一致行动人举牌。加上2013年6月就已经举牌潜伏的任奇峰、任伟达等系列账户,康强电子前后共遭到三股势力围猎。而2014年12月16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其中银亿方面推举的四名董事候选人中,仅有熊续强一人当选。
三方举牌、一场选举,改变了康强电子的实际控制权认定格局。2015年3月31日,处于停牌中的康强电子正式发布控制关系认定公告,截至当时,公司股东共有五大阵营:持股比例24.15%的银亿系、11.28%的原实际控制人郑康定、9.58%的任奇峰、6.17%的钱旭利、持股5%的泽熙投资。而根据最后的法律核查意见,认定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如果算上未来通过重组将成为公司实控人的大股东程力栋方面,公司这场重组中,一共有六股势力参与其中。
“卷土重来”之后
入主不到一年内,格局天翻地覆,在浙江颇有名气的银亿系又岂甘心暗中吃亏,记者发现,其实在股东大会“失利”之后,银亿系就开始布阵,希望“扳回一城”。
在2014年12月的股东大会之后,康强电子2015年1月6日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之前,银亿系就开始了增持。据公司2015年1月10日的公告,2014年12月23日至2015年1月5日期间,凯能投资、亿旺贸易在二级市场合计增持了913.51万股,加之银亿系通过普利赛思间接持有公司19.72%股份,整个银亿系共计持有康强电子股票4979.95万股,合计持股比例上升至24.151%。而回头看,银亿系急速增持后,康强电子即停牌筹划重组,亦有主动停牌防止被银亿系“搅局”的可能。
不过,多方势力合计推动的“卖壳”也“功败垂成”了。受泽熙案影响,康强电子于2015年11月11日停牌,并于11月17日宣布终止发行股份购买永乐影视100%股份并向泽熙旗下的泽西增煦配套募资的重组方案。
这直接改变了康强电子股权阵营分布。方案作废让公司告别了潜在重组方,原本作为推动重组核心力量的泽熙也“功力尽失”,更何况,泽熙的失势让一样来自宁波的钱、任两派自然人股东的态度或将有所改变,甚至不排除影响到公司原实际控制人郑康定的选择,原本合力推动康强电子重组的“联盟”似有瓦解之忧。此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公司独董、由泽熙投资推荐的杨旺翔在去年12月初被曝出“失联”,而后公司于12月22日收到其辞职报告。
综上种种,此时银亿系的增持无疑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机,颇有“乘虚而入”的意味。而这一切,似乎暗示这个重组过程充满戏剧性的公司的故事还没有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