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谢若琳
今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疲软,车企纷纷调整销量预期,而汽车类上市公司业绩却普遍预喜。《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8月5日,沪深两市113家汽车类上市公司中,已有65家公布了2015年中报业绩预告,其中,有47家公司预告净利润增长,占比逾七成。
另一方面,在汽车类上市公司风光的背后,经销商集团却损失惨重,亚夏汽车上半年净利润仅为259.34万元,同比下降87.88%。
销量利润冰火两重天
进入2015年以来,汽车市场持续低迷,有业界人士一度喻之为“车市寒冬”,与严峻的市场环境相反的是上半年汽车类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预喜。《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公开数据统计,截至8月5日,共有65家汽车类上市公司公布了2015年中报业绩预告,包括猛狮科技、世纪华通等47家公司业绩预喜,绝大部分为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
其中,申华控股净利润增幅最大,预计同比增长166%-172%。申华控股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子公司经营业绩相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同时公司投资收益大幅提升。
此外,按照预告净利润同比变动幅度来看,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公司仅有18家,占比约两成。其中登云股份、斯特尔等4家公司均为首亏。这是否意味着低迷的车市并未对相关公司业绩造成太大的影响呢?
“事实上,汽车市场形势严峻的影响还未显现,下半年车企净利润应该会有所回落。”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车企业绩增长是正常现象:其一,汽车市场的形势严峻是从今年第二季度才开始的,上半年车企的整体销量尚可;其二,形势严峻通常是指汽车销量增速趋缓,并不代表不增长;其三,过去两年国内车市销量过旺,今年增压原本就较高。同时,他还补充道,“具体来看,一些公司是有非经常性损益的,还有一些是有并购经历的。”
整车企业4家预盈2家预亏
另一方面,《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在已公布2015年中报业绩预告的汽车类公司当中,有6家整车企业,其中,包括长安汽车、比亚迪、海马汽车、安凯客车在内的4家车企业绩均预增,仅有中通客车和*ST夏利2家车企业绩预亏。
其中,亏损最为严重的当属*ST夏利,预计亏损5亿元-5.7亿元,与上年同期亏损4.36亿元相比,增亏约14.77%-30.73%;基本每股收益亏损约0.31元- 0.36元,同比增长约14.81%-33.33%。
显然,*ST夏利目前的状况岌岌可危,如果公司下半年还不能扭亏,则将面临退市危机,如何保壳成为其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ST夏利预亏在意料之内,而一汽集团会不会保壳也未可知,” 上述分析师认为,一方面,*ST夏利同业竞争问题始终未能妥善解决,夏利品牌影响力也日渐式微;另一方面,一汽集团整体上市七年未果,*ST夏利退市反而更容易整合进整体上市的公司里,这对于一汽集团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此外,另一家预亏的整车企业——中通客车上半年净利润为4096万元-5120万元,同比下降80%—75%。中通客车表示,净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去年处置孙公司中通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所获收益1.89亿元计入当期损益,造成同期比较基数过大。
零部件公司预亏仅逾两成
而零部件上市公司的表现更为突出,记者发现,在已披露2015年中报业绩预告的53家零部件企业当中,仅有14家公司预计净利润亏损,占比逾两成。
其中,预亏最多的公司当属斯太尔,预计净利润亏损4650万元,同比大幅下滑约3064.77%。斯太尔表示,由于国家全面执行国Ⅳ排放标准,而新款柴油发动机的开发周期较长,公司柴油发动机国内业务未形成销售收入。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下行”也成为公司业绩回落时最常出现的一个原因,记者发现,在此次预亏的14家零部件上市公司当中,就有包括襄阳轴承、淮柴动力等5家公司解释业绩下滑原因时表示受此因素影响。
“国内市场持续疲软对于整车企业来说是一个考验,而零部件厂商的日子则相对好过得多。一方面,车企通常会提前备货,所以这轮车市寒冬对于零部件企业的影响会滞后三个月至六个月,其备战时间充足;另一方面,互联网大潮席卷而来,汽车后市场电商不断涌现,也带给零部件厂商更多的选择空间。” 乘联会秘书长崔向东如是说。
另一方面,在整车企业风光的背后,经销商的日子更加艰难。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今年以来,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一直处于警戒线之上。
截至目前,经销商集团仅有亚夏汽车发布了2015年中报,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仅为259.34万元,同比下降87.88%,可谓十分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