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静
国内唯一全产业链舰船及海洋工程研发制造巨头——中国重工8月31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受船舶行业深度调整及部分承接产品订单未达到结算期影响,公司上半年业绩有所下滑。目前公司因重大事项停牌3月有余,业界预计,公司此次极有可能收购为海军航母编队提供建造以及后续配套服务的资产,这将大幅提高公司军品业务比重,极大改善公司业务结构和利润构成。
产业结构调整已见成效
2013年上半年,中国重工实现营业收入251.14亿元,同比下降13.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6亿元,同比下降43.4%。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低迷和船舶行业持续深度调整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中国重工上半年业绩有所下降,主要是受民船周期性下滑影响,部分承接产品(海洋工程等)的订单未达到结算期,未能形成有效支撑。但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下半年的产品结算,主要财务指标将有望逐步好转。
上半年中国重工继续强力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快高端产品研发,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实现稳定运营和持续发展,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从今年1-6月新增订单结构来看,公司共承接各类订单421.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7%。其中,海洋经济产业承接订单210.07亿元,同比增长753%;能源交通装备及科技产业承接订单82.39亿元,以上两项占公司上半年承接订单总额比重达69.4%,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6月底,公司手持订单719.68亿元,其中海洋经济产业手持订单金额334.21亿元,同比增长127.2%;能源交通装备及科技产业手持订单金额97.40亿元,以上两项占公司手持订单总额比重达60.0%,较去年35.9%的占比,公司手持订单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未来,公司对民船业务的依赖度将逐渐减弱,公司产业结构将持续优化。
近日,国务院印发《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提出,海洋工程装备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0%,支持海上行政执法船舶、公务船舶制造,满足船舶建造和更新改造资金需求。
东方证券认为发展海工装备、发展节能、环保型船舶、发展特种船等不但是2013 年到2015 年的升级目标,也是未来船舶工业发展方向。而中国重工在海洋产业经济早已提前布局,强势开拓,结构转型和产业优化均走在行业的最前端,市场认为其结构性调整与此次政策高度契合,将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
资本运作持续推进
中国重工因重大事项已停牌3月有余,近期公告拟非公开发行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资产,业内分析人士称,此次极有可能是为海军航母编队提供建造以及后续配套服务的资产,将大幅提高公司军品业务比重,极大改善公司业务结构和利润构成。
事实上,此次资产注入是中国重工成立以来第四次资本运作。2009年公司完成股改上市,2011年公司成功完成重大资产重组,2012年公司完成再融资收购军工资产。本次注入重大军工装备总装业务,中国重工将实现重大转变,真正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大军工蓝筹上市公司,将开创中国军品总装业务进入资本市场的先河,掀起军工资产全面证券化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