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无处不在的华为eLTE无线宽带连接 丰富政府和企业无限想象

通信世界网

  目前,在垂直行业市场,以TETRA、 PDT、 P25、 iDen为代表的窄带数字集群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这些窄带集群只支持语音集群业务,不能支持视频监控、数据采集等宽带数据业务。而工业信息化的发展正驱动着行业市场宽带需求的快速增长:根据华为公司分析,在2013年,整个行业市场的无线通信需求将近40亿美元,其中,宽带市场需求为17亿美元,不足一半;到2017年,整体预计增长至98亿美金,而宽带需求为75亿美元,占比将高达77%。

  未来随着技术发展,行业客户会有大量的视频传输、远程数据采集、多媒体广播等宽带数据业务。比如,在政务和公共安全行业,美国已宣布将LTE技术作为公共安全移动宽带标准,并启动部署工作;中国也已经启动了基于TD-LTE的政务网建设。在能源行业,澳大利亚已开始建设LTE智能电网试验局;中国南方电网也采用华为eLTE解决方案开通了智能电网。在交通行业,国际铁路联盟UIC已启动了基于LTE技术的下一代铁路无线通信标准研究;中国、俄罗斯等国也启动了LTE for Rail的标准制定研讨。作为ICT产业领航者的华为,依托领先的无线技术,聚焦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eLTE解决方案,支持宽带集群、视频监控、数据采集、宽带数据接入、应急通信等多种专业业务,协助客户提升通信质量,帮助客户提高运营效率、解决严酷环境下的网络部署问题,打造平安社会,丰富人们的生活。

  目前,华为正引领着全球LTE产业的商用发展。在运营商领域,根据GSA报告,截止到2013年Q3,华为已经部署了102个商用LTE网络,位列业界第一;同时,华为 eLTE解决方案在行业市场也取得了初步成功。截止到2013年Q4,华为已经建设了46个行业LTE网络。尤其是华为分别为挪威Tampnet、中国南方电网、中国某货运铁路、郑州地铁一号线部署的LTE网络,是LTE技术在全球石油、电力、铁路、地铁行业的首次应用。那eLTE解决方案到底能给政府和企业带来怎样的效率提升呢?

  提升政府“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效率

  华为 eLTE解决方案在天津的应用,是世界上第一个宽带集群系统在政府行业的应用。天津市政府正处于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过程中,要求加强各部门协同的物联网应用,提升重大事件反应速度。华为提出了LTE无线政务解决方案,能够在非视距的条件下,为政府用户提供固定及移动场景下的高带宽无线数据接入、专业集群应急通信、视频传输等多种业务,有效解决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以及协同时“业务点分散,流动性大,管理难”的问题,提升了政府在“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领域的效率。

  为交通行业带来调度管理和乘客出行的创新体验

  华为为郑州地铁部署的eLTE网络,近日获得了由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颁发的“技术创新奖”。该通信解决方案为地铁公司的列车调度、公共安全管理和改善乘客出行体验带来了创新性突破。在列车调度方面,通过eLTE网络作为有效的通信传输手段,调度中心可以对列车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获取列车运行中的旅客流量等实时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作为调度中心调配车次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基于eLTE的宽带传输和低时延性能,公安、消防部门可通过在车厢和车站内的实时视频传输,进行有效的安全决策,及时发布紧急疏散提示,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能力。在提升乘客出行体验方面,利用eLTE网络作承载,通过车站和车内的高清视频终端,为乘客实时提供新闻、广告、电视节目等,增添出行趣味,增加地铁客户的收入。未来华为eLTE网络还可用于列控信息承载和专用集群调度,将真正引领轨道交通进入无线宽带通信的新时代。

  联接港口作业环节,提供丰富调度手段

  龙口港区是烟台港现有的重要港区,是政府规划建设的烟台市三大核心港区和两个亿吨港区之一、中国沿海最大的非出口贸易口岸、国内铝土矿进口第一港。面对客户在模拟对讲机和TOS数据作业系统难协同、无线数据业务的覆盖盲区多、语音数据两套系统分离等多方面问题,华为推出eLTE宽带集群专网系统,为龙口港口和集装箱码头提供语音集群、数据、图像、视频等多种调度手段,实时监控和指挥厂桥、流机、集卡进行合理作业,对堆场生产各作业环节全面管理,大大提高了装船、卸船、集港、倒箱、运输等作业效率,同时有效提高场区利用率、设备利用率,并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升港口的综合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

  在企业无线领域,华为一直坚持开放共赢的思路,坚持“被集成”战略,来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从而为行业用户提供富有竞争力、定制化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同时推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在终端方面,华为开发的无线模块,不仅可实现快速的频率,还可以被不同行业的伙伴集成;面对不同行业的应用,华为也可提供开放的平台以及API接口,来集成不同行业的外配套应用。同时,开放的平台也可和不同厂家的设备进行互联互通,如和TETRA系统、PLMN系统的互联互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