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欧财新论坛 有利网表示坚持“消费者保护”

大众财经网

  由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与财新传媒联合举办的2013年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于9月27日在上海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变局与变革”旨在探讨中国金融改革方案的看点、障碍与突破以及金融创新的机遇和金融创新的监管挑战等议题。

  本次论坛作为权威智库与顶尖媒体的联手活动,汇集了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孙天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上海数字化与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朱晓明、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等金融界和思想界的高端人士。有利网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理财渠道的领军代表企业也受邀成为本次论坛的合作伙伴,其联合创始人兼CEO刘雁南出席了此次论坛并发表了演讲。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博弈前行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是永恒的主题,而近年来影子银行、PE/VC、互联网金融等快速兴起,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对金融监管和消费者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

  会上,针对“如何应对金融创新面临的挑战”申银万国证券公司董事长—李剑阁认为金融改革应该从三个方面推进: 第一,要建立完整的金融创新监管体制,认真评估金融创新的绩效;第二,建立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协调机制,扫除金融创新的监管盲区;第三,加快建立适应金融创新的立法进度,健全处理金融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年。在谈到互联网金融创新时,国泰君安证券董事长—万建华表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准备了条件,金融业务产品化现象越来越普遍。目前,互联网金融扩展了金融生态领域。我国的金融改革应该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互联网和金融的相互跨界,监管当局要理解、宽容和支持。

  互联网金融创新行业渴求监管

  互联网对金融的创新衍生出许多模式,P2P网络投资理财作为从欧美借鉴过来的创新平台模式,在进入中国后,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但在中国没有健全的征信体系情况下,其行业成长,监管和消费者保护一直受到政府部门和消费者关注。

  会上,针对“金融监管的缺失,P2P行业面临哪些风险”这一话题,有利网CEO刘雁南引用行业白皮书内容也指出中国P2P行业目前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信贷质量的风险;第二,产品规划所带来的风险;第三,中间的资金监管账户缺失带来的风险;第四,杠杆比例、连带责任关连交易的风险;第五,潜在的资金池模式产生的非法集资风险和担忧;第六,期限错配和金额错配产生的系统性风险。”

  同时,他还指出,P2P行业虽然发展很快,作为企业方自身也迫切希望能有行业监管,随着监管不断的介入,使互联网金融创新行业在更加规范的框架下进行稳定持续的成长。

  金融监管 “消费者保护”体系正在酝酿

  会上,针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哪些立法/司法挑战”这一议题,上海高级人民法院金融庭庭长——杨路表示:“挑战首先来自于金融机构和我们的金融消费者存在着天然的严重不对称,金融机构非常强势。其次是金融市场法律制度不完善。”

  针对司法如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他表示:“首先,我们在金融交易过程中采用格式化,在对格式文本上,金融机构和客户发生解释上歧义的时候,倾向于做保护客户这样一种理解,这是合同法赋予法官的权利;第二是采用举证责任告知;第三,希望除了司法之外,更多的社会机构民间机构可以发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这样一种应有的功能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孙天琦在“加快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即行为监管体系”发言中说:“人民银行金融权益保护局的工作目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建立和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框架;第二,出台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管理办法,同时也在研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三,建立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监督检查机制。”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有利网坚持平台模式受到广泛认可,刘雁南在会上也强调:在监管未能完善的时候,企业自律行为十分重要。刘雁南分享了有利网在保护消费者方面的自律实践。第一:对资产质量进行风险控制,以及对投资人资产的保护。有利网的模式是采取对接线下小贷公司,由小贷公司进行线下实地考察征信,获得初步审核后再推荐给有利网,并对每笔贷款做连带担保,让投资者的资金受到比较安全的保障。同时,有利网还与世界最大的信用审批技术服务商FICO合作开发一套小额贷款评分卡,通过大数据互联网来提高小额贷款行业贷款审批的效率,包括量化风险的能力;第二:资金监管,包括电子交易数据固化的问题。有利网把自有资金和投资人的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每笔贷款流向归属都有非常清晰的界定。另外有利网还跟国家网上交易保障中心合作,证明每笔电子交易发生的真实性。通过这样的资金监管和电子数据固化的做法来做到符合监管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和保护消费者。

  随着金融改革的启动与金融创新的加速,金融监管成为当务之急。如何面对金融创新带来的挑战,金融监管要因应创新,与时俱进,未来的金融监管之路任重而道远。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