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张若愚、张杨、史雪亮联展
“重塑”张若愚、张杨、史雪亮联展将于2018年1月13日在798艺术区红鼎艺术画廊举办。展览由王璟、邱莹共同策展,希望以更为开放的姿态,来构建雕塑的可能性和深度讨论的空间。活动将持续至2018年2月26日。
说文解字中,“重”既是“厚”也是“再”的意思。也意指,只有经历重新塑造,让自己变得更有厚度,才能有新的开始。本次参展的3位年轻艺术家张若愚、张杨、史雪亮虽同为师兄弟,均为清华美院教授,著名雕塑家魏小明老师的硕土研究生,并且都以具像见长,但每个人对“重塑”的理解不尽相同。
张若愚
张若愚2001年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2006年考入清华美院雕塑系读研,至此进入平稳的艺术创作期。据悉,本次展出的作品将带给观众全然纯粹而清新的生命体验。
从创作之初至今,张若愚一直在以人体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因为“身体距离灵魂最近,身体也是人类所有情感及意识活动的唯一载体。”
张若愚《天·地·人》
张若愚创作的雕塑,保持着浪漫和魔幻两种倾向。这源自于儿时成长环境和音乐家父母的影响。音乐极致单纯的形式与强烈的情感表达,让张若愚更加关注雕塑的节奏和韵律。
本次将呈现的《天·地·人》,灵感便来自一部北欧纯音乐作品。雕塑中空灵而冷寂的旋律中,那些可以被你铭记于心的时刻往往显得平凡而静谧。
张若愚《吻》
为“爱”塑造一件雕像是张若愚一直以来的愿望,直到2016年《吻》这件作品的诞生,他终于得到了对爱的充分理解与形象化表达。他认为,作品的创作过程犹如一次爱的真实历程,一切都是内化的,是一种给予和幸福。
张若愚《蕾》
张若愚的作品很少有较为单一的形象,在许多双人体作品以及人与动物相结合的作品中,不仅蕴含着形象之间的情感诉说,还寓意着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二元对立的世界观。例如,本次将展出的《蕾》是对绽放之初花蕾的形象比喻,张若愚试图用最单纯的形体传达作品的内在张力。
对于“重塑”,张若愚认为:“重塑的是被生活掩埋的‘静穆与和谐’。”在艺术风格迥异且变幻莫测的当下,仍坚持用最直接而朴实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并欲超越前人和先辈,正是“我们在这条路上继续追寻的意义所在”。
张杨
张杨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并保送于硕士研究生。他的雕塑极力去塑造人体每一处生动的肌肤,在作品中融入喜怒哀乐、经历、想象、情绪,以优美的曲线形态作为情感的转述。张杨认为,这种表达手法是对自我内心深处的挖掘。
张杨《倾斜的夜》青铜铸造、化学着色
张杨《绿衣》 青铜铸造、化学着色 2015
本次将呈现的作品《绿衣》,塑造了一个仰天冥想呼吸的少年,舒展自然的身体形态像水流一样缓缓流动,展翅的苍鹰犹如盛开的花朵,作品将自然、雕塑、人融为一体。
张杨《暖流》青铜铸造、化学着色 2017
张杨认为“重塑”,从字面上理解是重新塑造的意思。就如虽与前辈们用同样的泥土材料去塑造彼此心中的形象,但寄托的是不同时空中的情感和艺术语言,而是重新塑造一种属于自己的幻想,“这里面揉杂着我对生活状态中所有细节的感动,这种细节也一定是鲜活、生动、复杂、交错…”
史雪亮
同样从本科一路保送到硕士的史雪亮,是清华美术学院雕塑系2017级刚毕业的研究生。在他的作品中,除了能欣赏对人体形态的完美塑造和展现之外,更能感受他作品对自然、生命的敬畏。而“狮语者”与”驯梦”系列便是其自然系作品中的代表作品。
史雪亮《驯梦》 青铜铸造
雕塑是史雪亮表达对自然敬畏与热爱的一种形式,而俄罗斯摄影师卡婕琳娜(Katerina Plotnikov)对人与动物的摄影作品,更激发了史雪亮“驯梦”系列的创作灵感。此系列一共四件作品,讲述“人类不再主宰自然,而是相知相伴,与大自然的生灵和谐共生”的关系。
史雪亮《狮语者》 青铜铸造
“狮语者”系列的灵感来源于,被称为狮语者的南非著名动物行为学家Kevin Richardson在2008年与狮子玩耍的视频。史雪亮希望通过这个系列既表达对Kevin的崇敬,也让观众从中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生灵和谐共处的关系。
史雪亮《睡美人》
史雪亮认为,保持高度旺盛的艺术创作状态能让自己的艺术生命得到延续和升华。此外,他也享受创作的过程,因为创作是融入生活的状态。而在艺术道路上,史雪亮觉得:“真正的艺术家就要勇敢的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努力寻找自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将于1月13日开幕的 “重塑”张若愚、张杨、史雪亮联展。
【展览详情】
“重塑”张若愚、张杨、史雪亮联展
地点:Art Square Gallery(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2号路口)
时间:2018年1月13日——2018年2月26日
策展人:王璟&邱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