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迹可循》师进滇“空间织造”展
《无迹可循》师进滇“空间织造”展于10月22日下午在上海翠湖天地生活艺术馆揭幕。
《无迹可循》师进滇“空间织造”展
作为翠湖天地的生活艺术大师之一,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师进滇,常年深居西南青城山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的一切灵感,也都源于这在外人看来,如同苦行僧般的日常;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可以说是原生于禅意般的生活,且原创于自己。作为爱马仕、文华东方、国家大剧院等品牌跨界合作所钟爱的中国艺术家,他的作品曾于中国、澳洲、美国、法国、韩国、日本及新加坡等地展出,亦被国内外重要美术馆及专业藏家广泛收藏。
《无迹可循》师进滇“空间织造”展
师进滇是个举重若轻、具有东方美学追求的艺术家。他没有学院专业雕塑学习的过程,文化大革命期间只在四川美院美术创作班学习了两年,这种经历让师进滇有了可以站在边缘思考创作问题的可能性。在其个展上有人问道“作为一个有20年经历的雕塑家,这么多年来,你想的最多的是什么?”师进滇回答说“要做一件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我一直在做试验,探索寻找一种适合我的新材料,全新的、与传统完全不一样的材料。”
他放弃了青铜、石材、木材这些传统雕塑素材,摆脱掉雕塑体积感、量感的束缚。拿起柔软的、细腻的一根钢丝,用一维的一根钢丝将日常物体包裹,编织出经纬相交的网状立体作品。它轻盈、剔透、梦幻,具有在空间作画和虚拟的效果。艺术家改变了物体的固有形态,将日常物体转换为神秘的事物,营造出一种陌生感,作品展示了艺术家的创造思维,也为观众带来一种虚实共融的超现实美感冲击。
艺术家另一重要系列作品北京吉普、哈雷摩托车等的创作是在电脑生成的大时代背景下进行的——电脑里生成一个物体,部件、基件堆积都有可能,可以从各个角度观看车子的模型,因为里面的线条是透明的。
作品《哈雷》创作前,师进滇会先去买一辆哈雷摩托车,将它们解体,拍下照片,了解其中的组装关系。然后,取下每一个零部件,除了螺丝钉外,将他们用钢丝全部包裹。然后开一个口,将零件全部取出来,只剩下一层“空壳”,再重新将这些“空壳”组装,产生出一部虚拟的车,透过网状的外表,观众还能看到里面的构造和零部件。一个冰冷坚硬的机械被置换为极为敏感脆弱的物品。
这些交通工具带有艺术家生活过的特殊时代的记忆,手工行为劳作与今天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复制”与“虚拟”的概念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对比和对话。
用钢丝包裹实物,留下了痕迹、材质,这种痕迹代表着一种时间、记忆。
《屏风》和《门》系列是艺术家最早利用钢丝作为材料进行创作的作品。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艺术家用细钢丝将一扇扇传统屏风、木门按照它们本身的结构和外形包裹,其上的空洞、凹凸也是用钢丝编织,然后将木的屏风、门用火烧掉,燃烧之后只留下钢丝组成的轮廓,形成了一扇扇虚拟的“屏风”、“门”。
艺术家选择新天地116地块拆迁下来的“石库门”为翠湖天地创作了一件《石库门》装置,展览中的《门扣》作品此刻不仅是《石库门》的衍生,它也成为了某种时间的记录和象征,承载着历史,幻化出新生!
碳化的线系列作品不同于编织包裹的具象的“形”作品,是艺术家一直探索、试验的抽象系列作品。这一系列作品印证了师进滇自己所说的,他一直处在创作试验的边缘,这一边缘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在不确定中他感到了自由、放松。
这是不是雕塑,是不是工艺,是不是具象,是不是抽象?这似不似“门”,似不似“屏风”,似不似“摩托车”,似不似“提琴”,这个“是不是”“似不似”就是师进滇。作品的失重和心理放松是艺术家创作的出发点。在现代人的心理和视觉上,焦虑、压抑已成常态。“失重感”是现代人的一种心理和生理刺激,视觉的失重会引起精神上的反映和感受精神解脱的效果,出现视觉节奏和心理平衡作用。
在后工业时代所创造的文明下,师进滇让观众在与作品的对话中体味——在钢丝包裹的“透明”物体里把它本质的东西看清楚。
艺术家看似无所用心,却终成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