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九大券商首席解读美联储2024年首次议息

中证金牛座

  北京时间2月1日凌晨,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这是美联储连续第四次维持这一利率区间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强调,在更有信心确定通胀率持续向2%的目标迈进之前,降低利率“是不合适的”。美联储“鹰”派表态有何顾虑?降息时点何时到来?大类资产配置逻辑如何演绎?

  关于“鹰派”声明:强调“风险平衡”决策方法

  机构认为,美联储2024年首次利率决议声明整体偏“鹰派”。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本次会议美联储着重强调了“风险平衡”的决策方法。这一概念源于鲍威尔在2018年提出的“风险管理”模式,核心思路是政策调整应当小幅缓步进行,以留出更多空间评估政策双重目标的上行和下行风险。

  中金公司研究部宏观首席分析师张文朗分析,美联储对通胀迈向2%有了一定信心,但是信心还不够大,不足以触发降息。美联储仍在等待,一是等美国通胀数据是否能够像过去几个月那样持续下行,二是等美国经济与劳动力市场的再平衡能否保证通胀不会死灰复燃。

  对于“鹰派”声明,开源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何宁指出两方面可能的原因:一是当前美国经济表现较好,不支持快速降息;二是美联储希望可以观察到更多更全面的数据。

  方正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认为,降息要到有更大信心看到美国通胀稳定回落至2%以后,美联储打压3月份降息预期,表现出其更加重视风险平衡。

  关于降息时点:或在年中前后 需警惕预期下调

  美联储将于何时开启降息?

  中信证券海外研究首席分析师崔嵘表示,考虑到鲍威尔表示3月降息并非基准情形、当前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对降息分歧较大以及经济和通胀数据的总体韧性,美联储首次降息时点或在年中前后。

  熊园则认为,美联储启动降息需满足两个门槛条件,一是美国CPI和核心CPI同比降至3.5%以下,二是新增非农就业降至15万以下。据其测算,5月议息会议前通胀可能处在这一水平附近,非农则难以预测。因此,5月美联储也未必一定会降息,而目前市场预期过高,需警惕数据超预期引发降息预期进一步下调。

  张文朗预计,美联储或于二季度降息。但考虑到市场此前持续低估了美国经济的韧性,最终降息的幅度也可能没有市场预测的那么乐观。

  降息节奏上,何宁认为美联储会非常灵活,若美国经济出现快速变化,降息的节奏也将相应变化,25个基点、50个基点都可能成为降息的选择。而缩表方面,或也将秉持相同的灵活态度。

  关于美国通胀:压力还需释放

  作为美联储最为关心的指标之一,美国通胀压力会否重现?

  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认为,随着市场关心的各通胀领先指标回落,未来美国通胀压力或将逐步减轻,整体来看,美国通胀水平向2%的目标靠近的趋势不变。

  魏伟表示,美联储更需要看到美国核心PCE(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同比回落到2%,同时强调近期通胀下行主要来自于商品通胀下行的贡献,后续需要看到服务通胀也出现下行。

  华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牛播坤分析,美国商品价格贡献通缩的力度难以在2024年继续扩大,后续通胀下行要更多依靠服务价格下行,需要更多证据证明美国通胀朝着2%前进。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认为,从通胀水平分析,美国的通胀水平在高利率政策背景下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尽管期间存有波折,但正逐步向美联储目标靠近。

  资产配置:不必纠结市场降息博弈 关注中期布局机会

  在资产配置角度,投资者应如何把握?

  本次会议过后,美股和美债收益率下跌,美元指数和黄金小幅上涨。熊园认为,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与美股大跌引发避险情绪升温有关。

  杨超分析,市场或将再度推迟对美联储降息节点的预期,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将降低原油需求,美债收益率上行仍是压制黄金价格的主要因素。目前,美债收益率在短期内不会进入快速下行通道;在稳增长目标下,中国货币政策维持宽松,或推动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美联储议息会议放鹰,将一定程度打压市场风险偏好。

  魏伟表示,降息预期延后下,市场交易或易出现反复波折,但整体交易大方向明确。建议短期不必过于纠结市场降息博弈,关注中期布局机会。基本面情况和货币政策转向节奏重回美债利率重要影响因素,开启降息后利率有向上反弹的可能。近期重点关注纽约社区银行事件,如再度引发银行业风险发酵,可能对美债利率形成较大扰动。目前美股估值高于增长和流动性合理水平,叠加近期财报扰动,短期建议低配。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静静判断,降息预期或将持续修正、叠加主动补库存前景,10年期美债收益率或将保持反弹。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