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数字化转型释放价值 华泰证券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8.22亿元

赵中昊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赵中昊)华泰证券(601688)3月23日晚间公告,2020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4.45亿元,归母净利润108.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47%、20.23%,创历史新高;总资产达7167.51亿元,同比增长27.49%。数字化转型战略已成为推动华泰证券业务体系与运营模式重塑的核心动力,全新的商业模式开始释放价值。

  “人+平台”运营提效 活跃客户数领跑行业

  据华泰证券介绍,公司在业内率先开启全面数字化转型,两年来科技创新思维已渗入各业务条线,在财富管理领域,“人+平台”的全新运营模式持续释放效能。

  围绕客户需求,涨乐财富通APP与面向投资顾问的工作云平台一体化联通。据易观数据,涨乐财富通月度活跃用户数已连续5年稳居行业第一,2020年7月突破1000万,刷新证券业纪录;投顾工作平台提供总部一体化的策略输出,提升投顾业务效能;华泰国际加速迭代涨乐全球通APP,增强港股、美股等海外市场交易和资产配置服务能力。

  数字化平台的创新推动客户规模大幅增长,截至2020年末客户总数超1700万;客户资产达4.74万亿元,同比增长41%。根据沪深交易所统计,股票基金交易量为34.19万亿元,增长66%,保持行业第一。

  华泰证券表示,借助数字化平台,公司加强投研体系对资产配置服务的支持,2020年金融产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88%,达到7053.31亿元;涨乐财富通上线基金投顾服务“涨乐星投”,提供基金组合买入、卖出及调仓等服务,从客户利益出发提供个性化资产配置服务。

  此外,华泰证券旗下美国统包资产管理平台(TAMP)AssetMark管理的资产总规模再创新高,截至2020年末达到745.2亿美元,同比增长20.96%。

  商业模式创新提速 核心业务优势凸显

  2020年,华泰证券数字化驱动的全新商业模式方向更加明确:巩固平台化支撑下的全业务链优势,同时,通过开放平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以股权投资为纽带,加码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打造交互赋能的金融科技生态。

  华泰证券介绍,公司机构客户数字服务平台“行知”快速迭代,通过研究、投行项目发行、路演等服务的线上化,推动服务模式的转换,2020年机构客户数量增长24倍,为上市公司提供超过200场路演直播服务。

  针对融券市场券源信息不对称、传统模式撮合效率低等问题,华泰证券基于开放平台的理念,打造全市场首个开放式、线上证券借贷交易平台,为融券业务确立了突出的竞争优势。截至2020年末,融券业务余额同比大增984.97%,达到254.1亿元,市场份额达18.55%。

  在投资交易业务方面,华泰证券提升平台化、体系化的投资交易核心能力,加强资产定价、产品创设、交易及风险对冲能力。2020年场外衍生品新增名义本金规模、场内期权做市交易量行业领先。

  全业务链联动 打造新经济产业生态圈

  华泰证券介绍,依托先进的科技平台,公司高效整合投资银行、股权投资、产业研究等境内外资源,深耕大健康、TMT、大消费等新经济领域,持续服务龙头客户,培育了一批优质成长型企业,构筑产业生态圈。

  根据上交所统计,截至2020年末,华泰证券保荐科创板企业累计受理家数44 家,行业排名第二;2015-2020年,经证监会核准及注册的并购重组数99单,行业第一;据Wind统计,债券主承销金额较2019年增长约69%,行业排名第五;GDR领域的绝对优势强化,先后助力中国太保、长江电力登陆伦交所,成为国内唯一兼具GDR发行与承销经验的证券公司。

  华泰证券在新经济领域深耕多年,依托全业务链优势与大量优质企业建立起长期战略合作,培育客户生态圈。

  2020年,华泰证券持续践行ESG理念,引导资本向善,共承销绿色债27只,总融资规模221.22亿元。“益心华泰”公益项目持续深耕长江生态保护、乡村教育等领域,发挥业务优势为资本和生态保护搭建对话平台,举办“一个长江”可持续发展论坛。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迅速设立公共卫生专项基金,捐赠防疫物资直达湖北医院、社区,为医护、记者等群体提供精准支持。

  华泰证券首席执行官周易表示,“站在30周年的新起点上,我们更加坚信科技是突破传统、引发商业模式变革的关键变量,将继续深化科技赋能下的财富管理与机构服务双轮驱动战略,以平台化、生态化发展思路打磨全业务链服务体系,打造独树一帜的品牌和竞争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