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受理企业亮点纷呈!科创板首现特别表决权

上海证券报

  科创板受理企业亮点纷呈。昨日晚间,上交所网站公布了最新受理情况,澜起科技、优刻得、博众精工3家企业同批亮相。其中,有着“中国最牛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之称、预计市值不低于220亿元的澜起科技“千呼万唤始出来”;优刻得则“尝鲜”表决权差异安排,选用了“特制”的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5亿元。

  澜起科技终于来了

  3家企业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被称作“中国最牛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明星企业澜起科技。根据内外部股权融资估值及可比上市公司比较法评估,公司预计市值不低于220.1亿元,采用第一套市值标准。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澜起科技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13亿股,募集资金23亿元将用于新一代内存接口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等3个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澜起科技成立于2004年5月,注册资本10.17亿元,法定代表人杨崇和,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显示,澜起科技的第一大股东为中国电子旗下的中电投控,持股15.904%,其关联方嘉兴芯电持股2.078%。

  作为业内领先的IC设计公司,澜起科技是全球可提供从DDR2到DDR4内存全缓冲/半缓冲完整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客户覆盖了下游DRAM市场的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国际龙头公司。目前,全球范围内从事研发并量产服务器内存接口芯片的主要厂家是澜起科技、IDT和Rambus,前两者的市场占有率比较接近。据悉,澜起科技正在积极参与DDR5 JEDEC国际标准的制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16年与Intel及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出津逮R系列服务器CPU。基于津逮RCPU及澜起科技的混合安全内存模组而搭建的津逮R服务器平台,实现了芯片级实时安全监控功能,不仅可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运算平台,还可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各种应用提供强大的综合数据处理及计算力支撑。

  澜起科技2016年至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45亿元、12.28亿元、17.5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280万元、3.47亿元、7.37亿元,毛利率分别高达51.20%、53.49%和70.54%。

  对于上市后的发展,澜起科技也给出了清晰的路径:一是在未来3年完成新一代DDR5内存接口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二是持续升级津逮R服务器CPU及其平台,持续提升数据中心领域的市场份额;三是研发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芯片及解决方案,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上证报记者查阅,澜起科技股东背后的A股“影子股”包括中信证券、华西股份、中原高速、新华文轩、东方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等。

  特别表决权也来了

  另一看点是,优刻得是目前获受理企业中,首家设置“特别表决权”的公司。

  优刻得为第三方云计算服务商,间接服务终端用户数量达到数亿人,客户包括互动娱乐、移动互联、企业服务等互联网企业,以及金融、教育机构、新零售、智能制造等传统行业的企业。根据IDC发布的报告,2018年上半年UCloud在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中占比4.8%,位列阿里云、腾讯云、中国电信、AWS、金山云之后,排名第六位。

  优刻得2016年至2018年营业收入为5.2亿、8.4亿和11.87亿,归母净利润为-1.97亿、7683万元、8032万元。2017年6月以来,公司历次融资的投前估值均高于50亿元,且估值水平随收入的增长呈上升趋势。2018年11月,公司最近一次融资投前估值为114亿元。公司由此选取针对表决权差异化安排的第二套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

  根据公司的表决权差异安排,共同实际控制人——季昕华、莫显峰和华琨三人,合计持有9768.82万股特别表决权股份,公司剩余2.66亿股为普通股份,特别表决权股份拥有的表决权是普通股的5倍。因此,上述三人对应的表决权比例分别为33.67%、15.52%和15.52%。

  提前参股这些券商预定头道菜

  截至目前,上交所已经分5批披露,一共受理了31家谋划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上证报梳理发现,这31家企业中,有5家已获保荐机构提前参股,分别是赛诺医疗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人士认为,在“保荐+直投”模式叫停后,券商直投业务转型,私募子公司通过股权投资市场,科创板为券商直投带来了战略机遇。

  目前IPO退出渠道仍然是私募股权投资的首选,在IPO过会率降低的形势下,科创板的设立为券商直投业务提供了新的退出渠道。此外,如果直投部门已经参与的项目,也会优先考虑自己的投行来做。

  “虽然先保荐再直投的模式不行了,但是先直投再保荐还是可以,对于券商来说,在具备信息优势的情况下,券商直投业务将会择优而投,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进而提高直投业务收益率。”某投行保荐人称。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