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把握大湾区建设契机 重点布局债券通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李湛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证券公司应抓住金融供给侧改革推进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利契机,以资本市场中的股权融资工具和债权融资工具为重点,努力为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的普惠性水平。
提升服务普惠性
中国证券报:粤港澳大湾区在打造现代国际金融枢纽的过程中,券商有哪些机遇?
李湛: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大湾区构建现代国际金融枢纽有多方面的内容,各个城市各有分工侧重。作为扎根华南的券商,中山证券首先要抓住大湾区建设中深圳和广州金融业的发展机会,服务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金融开放创新,在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方面占得先机;服务广州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中心发展。华南片区有许多优质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挖掘和培育上市资源。当然,开放是大湾区规划的重要特点,在抓好内地金融业发展机会的基础上,我们将择机把业务向香港、澳门延伸,以离岸人民币业务为核心试水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
中国证券报: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将给证券公司带来哪些机会?
李湛:《纲要》对科技创新领域的布局,将促使大量科技创新企业向湾区集聚,扩大证券公司的客户群体。证券公司需要加深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更好地引导优质资源向优质科技创新企业集中,实现科技创新企业和证券公司的双赢。证券公司本身也应该主动拥抱科技创新,将传统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科技化的方向转变,提升证券公司的金融服务竞争力,为即将到来的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做好准备。
中国证券报:《纲要》提出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券商如何参与?
李湛:科技成果转化必然需要金融体系的支持,需要资本市场的服务。资本市场有多种途径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企业早期成长阶段更多需要股权投资服务,主要由PE/VC提供,许多证券公司设有直投部门,为初创型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企业成长至一定规模后,就需要证券公司提供上市服务以及债务融资服务,这属于证券公司的“主业”;如果企业成长为上市公司,证券公司还可以继续在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
目前来看,证券公司主要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上市服务、债券发行服务和资本运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企业众多,但资本市场目前仅服务了一小部分,即6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和200家左右的发行债券的非上市企业。
证券公司应抓住金融供给侧改革推进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利契机,以资本市场中的股权融资工具和债权融资工具为重点,努力为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的普惠性水平。
债券通成布局重点
中国证券报:《纲要》明确要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你更看好哪些机会?
李湛: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内容,更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内容。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资产价格重估,这一过程中既有机遇,也会有挑战。
“沪港通”、“深港通”属于股票市场对外开放范畴,随着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外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但这个过程会比较缓慢,且对股市走势的影响并不确定,因此难言确定性机会。
我认为比较有把握的是“债券通”的推进和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中国十年期国债利率在3%以上,远高于欧洲、日本等地同期限的无风险收益率,对境外投资者有较大吸引力。随着“债券通”进一步完善,债市中境外投资者比重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将对债市收益率形成压制,有利于债券二级市场走势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