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工银理财董事长王海璐:中国理财市场呈现三个“变”与“未变”

记者 叶斯琦 王方圆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叶斯琦 王方圆)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海璐日前在2021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双向开放下的金融合作新机遇”中外资交流专场活动中表示,资管新规出台以来,银行理财行业已经步入更加规范、高效、有序的发展新阶段,呈现三个“变”与“未变”的发展特点。

一是虽然监管环境发生变化,但银行理财提质增效发展的长期趋势未变。资管新规开启了以正本清源、转型发展、重塑生态为特征的资管2.0新时代,在新规指引下,银行理财已迈向更加健康规范发展的轨道,基本实现经营模式的深度调整,和投研、风控、科技、产品等关键领域的全面转型,这些领域的能力建设将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从工银理财实践看,过去两年多来,工银理财持之以恒推进核心能力建设,构建了以大类资产配置和多元投资策略为双支柱的投研框架,打造了“4+3”的产品体系,全面夯实风控合规基础,推动科技与业务有效融合,也为进一步迈向市场化、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无论是从行业整体还是工银理财自身来看,长期稳健发展将成为银行理财在资管2.0时代的关键词。

二是从产品端看,无论竞争格局怎么变,银行理财服务社会财富管理的长期空间不会变。伴随金融开放步伐加快,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深化,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纷纷布局中国市场,资管行业竞争主体更加多元,生态也更加丰富,各方围绕成熟客户市场、优质投资品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应当看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财富快速积聚期,社会投资需求日益旺盛,居民财富配置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将为整个资管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期,工银理财成为首批获准开展养老理财业务试点的机构,公司将进一步发挥理财业务特点和优势,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市场空间是广阔的,竞争也是激烈的,在这样广阔的市场空间下,各类资管机构都大有可为,关键是要找准定位、做出特色,用好产品、好服务、好业绩去满足不同客户财富配置需求。

三是从资产端看,无论市场怎么变,银行理财服务实体经济的长期使命不会变,在推动直接融资体系建设、构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方面大有可为。

从经济转型看,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这些行业的特点是高技术、轻资产、缺乏抵押物,不能单靠间接融资支持,需要债券、权益等直接融资服务。以6月末行业数据为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到25.8万亿元,其中投向债券类资产19.29万亿元、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3.75万亿元、各类权益资产1.17万亿元,实现理财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有效对接。

从创新驱动看,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融资需求,特别是在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企业,格外需要新型的金融服务,更离不开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有效支持。银行理财具有牌照丰富多元、资金充足稳定等优势,能够有效匹配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从绿色发展看,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在新发展阶段助力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7月,工银理财创新研发并首家推出中证工银理财“碳中和”资产配置指数及绿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工银理财相信,银行理财将进一步全面打造绿色金融的专业化运营能力,致力于提升绿色价值创造,助力实体产业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助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释放新的配置潜力,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讲,资管新时代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合作共赢的空间也更为广阔,理财市场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王海璐表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