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企稳仍待转机
当前上证指数的估值低于2638点时水平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指数并未因市场已至“估值底”而触发全面反弹,从历史经验看,由于每一轮市场底部的环境不同,“估值底”不能简单和“市场底”划等号,每一次市场走出“估值底”的催化因素也各不相同。
“从估值、市场调整的时间等指标看,市场已处底部区域。市场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中长线价值,不过短线情绪的恢复仍需要催化剂刺激。”某大型券商分析师表示。
那么,催化此次A股全面企稳反弹的预期因素有哪些?华泰证券表示,A股持续性企稳需要三点信号:一是宏观流动性压力得到对冲;二是经济政策方向的指示与确认;三是从降准到信贷及社融增速的传导效果显现。虽然短期内认为A股企稳仍需信号,但从中期视角来看,当前所处的经济周期位置—短周期回落+中周期仍在开启,将带给A股较难得的双下杀的估值底部:一是短周期:库存周期回落-盈利增速回落-杀估值;二是中周期:产能周期开启-流动性脱虚入实-杀估值。
值得关注的是,6月19日各大指数破位杀跌之后,创业板指数走势与上证指数强弱分化明显。昨日,上周五涨幅最大的创业板跌幅反而最小,指数盘中最大跌幅也才2%,收跌1.14%。
对此,市场人士表示,从目前的市场风格来看,中小票仍然是市场的主流热点,在市场情绪修复初期,创业板有望率先反弹。
安信证券分析师表示,创业板PE(TTM)为36倍左右,较历史中位数55倍明显偏低;相对于沪深300PE估值约为3倍左右,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水平均处于历史低位。从历史市盈率(股价/上一年业绩)的角度来看,当创业板估值回落至40倍左右时,往往有比较强的反弹动力,即使在缺乏外部重大条件变化时。从2017然后年报和2018年一季报数据来看,2018年一季度创业板归母净利润增速大幅改善至28.75%,各结构板块均较前期呈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修复。站在中报和下半年的角度上看,2018年上半年创业板业绩同比增速将维持在25%左右,全年业绩同比增长将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