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利率飙升 国内债市能否挺住
近期,基本面预期再修正,叠加美债利率飙升,债市不复先前之勇。如何看待经济与政策走向;美债波动影响几何;对未来一段时间债市行情有何看法?围绕这些话题,本期栏目邀请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和宏信证券固定收益总部研究负责人臧旻展开讨论。
经济与政策均处微妙时刻
中国证券报:4月经济金融数据出齐,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经济运行及其对债市影响有何看法?
明明:4月金融数据呈现小幅回暖,表明经济融资需求是稳定的,但货币增速低迷,两者的剪刀差意味着企业可能面临再融资风险,后续降准空间较大。
4月的经济数据,亮点在于工业增加值略超预期,但很大程度上是受春节假期晚、企业开工晚等影响,企业生产顺延到了4月。投资和消费数据则低于预期。不能说明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上行趋势。实际需求偏弱和宽松的流动性会为债市形成一定支持。
臧旻:从4月数据来看,生产端不弱,需求端不强是数据给市场的直观感受,短期经济“韧性”仍难证伪,但结构性问题也不容忽视。整体上看,眼下仍旧很难对中期基本面会否出现大幅下行给出一个明确的定论。
数据公布后,利率市场比较纠结,在当前点位大仓位做多或者做空,安全边际以及预期盈利空间都相对有限,考虑到5月数据可能表现更偏向正面,所以我们的短期观点(1-2周)仍然是中性偏空。
中国证券报:市场对货币政策的看法反复调整,你的判断是什么?
明明:央行最近发布了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有几点引起较多关注,也揭示了未来政策的变化:首先是政策目标从去杠杆变为稳杠杆,这说明国内的宏观杠杆率已趋于稳定,继续去杠杆的压力减轻了,未来货币政策就有了微调放松的可能。其次,央行对货币的调控会更加灵活,像M2这样的数量型指标的作用弱化,更强调价格型指标。未来利率市场化下的货币政策走向将是决定市场走向的主线。
臧旻:现阶段货币政策仅是从去年的中性偏紧,回归实质中性,是否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释放流动性,还需要更多的线索进行确认。未来一段时间的流动性状况可能会介于去年四季度与今年一季度的水平之间,且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既可以为经济政策预留一些空间,也可以避免刺激机构盲目加杠杆。从“量”和“价”两个角度分别来看的话,在考虑内外部均衡的宏观变量约束的前提下,政策对“价”的调控要优于进一步释放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