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违约连发:货币潮退 “裸泳者”现身

张勤峰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4月以来,一连串的负面事件,将信用风险的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眼下,整个投融资市场,除了监管政策之外,讨论最多的可能就是信用风险。

  这一连串风险事件,有不少值得关注的点,但大多指向再融资环境恶化这一共同的背景。去年以来,在严监管环境下,信用创造收缩、风险偏好下降,货币潮退之后,高杠杆运营的“裸泳者”开始暴露。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违约事件出现。那些财务杠杆高、融资渠道窄的主体应重点盯防。

  这一轮违约潮有四大特征

  之前有卖方研报称,二季度是违约高发期,要警惕信用风险,没想一语成谶。

  4月以来,一连串的信用事件接踵而至,让人瞠目结舌。

  最近这一系列信用事件,首要的特征是密集,违约接踵而至,大有成潮的势头。光是4月以来,就有16亿阳04、14富贵鸟、12春和债、11凯迪MTN1、15中安消和16富贵01等6只债券违约。这当中,12春和债和14富贵鸟、11凯迪MTN1和15中安消均是在同一天发生违约。

  往前看,年初以来债券违约事件断断续续一直没停。从15川煤炭PPN001到16中城建MTN001再到16环保债,先后违约的债券已有11只。也即,今年已有17只债券违约,违约节奏要快于去年。

  债券之外,近期还有多起信托和私募融资违约案例曝光,一时间,标债、非标、公募、私募纷纷“沦陷”,负面消息不断,给市场参与者心理上的冲击很大。

  最近不光是违约多,新增主体也多。截至目前,今年已新增违约发行人5家,分别是亿阳集团、富贵鸟、凯迪生态、神雾环保和中安消,几近追平2017年全年水平。若再考虑到金特钢铁、沪华信、盾安控股等已暴露违约风险但尚未确认违约的主体,未来新增违约主体名单还有继续增加的可能。

  这些信用事件的主体,又以民企居多,且不少是上市公司或有上市子公司。我国公开债券市场的首个违约主体——超日太阳(现协鑫集成)就是民企,但从随后的发展路径来看,违约主体逐渐向央企、地方国企蔓延。甚至在2016年,国企违约成了舆论焦点,这一年,中铁物资、东特钢、大机床、中城建等国企或国企背景企业先后陷入偿债风波。如今,民企又抢过“风头”,成为违约重灾区。这些民企还有不少是上市公司,这在以往比较少见。因为通常情况下,上市企业盈利能力、融资能力在业内多是靠前的。

  违约高发、新增主体多、民企集中违约、上市公司沦陷,这些引人关注的特征,都增加了这一系列信用事件的舆论效应和市场影响。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