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向好、板块“压舱石”作用显著 5月首个交易日科创50指数涨近1%
中证网讯(记者 黄一灵)5月首个交易日(即5月5日),科创50指数迎来“开门红”,截至当日收盘,科创50指数涨幅为0.95%,超过上证指数(0.68%)、深证成指(0.23%)、创业板指(-1.33%)。
从消息面来看,5月5日开盘前科创板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成绩单”已全部出炉,科创50指数成分公司业绩增速亮眼,基本面稳健向好,板块“压舱石”作用愈发显著。
4月以来,受到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科创50指数持续波动。申万宏源认为,综合考虑科创50指数所代表的未来中国产业转型方向,以及当前的基本面情况与估值水平,科创50指数在中期视角下已经进入配置区间。
科创50业绩高成长 彰显板块中坚力量
2021年,科创板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8344.54亿元,归母净利润948.41亿元;其中科创50指数成分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493.43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归母净利润485.04亿元,同比增长76%;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占板块整体42%和51%,发挥了板块“中流砥柱”作用。
营业收入方面,科创50指数成分公司营收中位数由15.83亿元上升至25.23亿元,同比增长59%;超九成实现收入增长,超四成公司收入大幅增长50%以上,其中康希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获得中国附条件上市批准及境外多个国家的紧急使用授权,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以17倍的营收增幅居首。净利润方面,科创50指数成分公司归母净利润中位数由2.65亿元上升至4.72亿元,同比增幅78%;近八成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近四成公司实现翻番,其中晶丰明源、晶晨股份受益于行业需求旺盛,净利润增幅超过500%,分别达到884%和607%。
2022年开年延续高增长态势,除红筹企业中芯国际未披露一季报外,2022年一季度科创50指数成分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847.90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归母净利润104.19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大全能源、纳微科技等9家公司净利润实现翻番。
细分领域龙头集聚 硬科技底色耀眼
科创50指数汇集了中芯国际、康希诺、大全能源等一批处于“卡脖子”技术攻关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多家公司牵头或者参与的项目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重大奖项,其中中国通号等16家公司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南微医学等3家公司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微芯生物等13家曾获得中国专利奖。根据2021年年报披露,科创50指数公司2021年合计新增发明专利3400余项,平均每家公司拥有发明专利数达到442项,高于科创板板块整体平均发明专利数108项,发明专利数量位居前三的分别是中芯国际10698项、华润微1494项、中国通号1066项。
科创50指数成分公司中涵盖了众多细分行业龙头,例如全球户用储能龙头派能科技、国产高纯多晶硅龙头大全能源、国内CAD软件行业龙头中望软件等,科创板公司立足于细分领域,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提供有力支撑。多家公司在细分领域实现进口替代,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推动实现自主可控不断提速。例如安集科技在CMP抛光液等半导体材料领域率先打破海外厂商垄断,实现进口替代并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再如纳微科技突破了微球精准制备的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领先企业长期技术和产品垄断,加快了高性能色谱填料和间隔物微球的国产化速度。
多家公司被纳入国际投资者篮子 外资吸引力持续提升
科创50指数成分公司中,截至目前,已有27家被纳入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核心指数体系,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于科创50指数成分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可。随着外资投资科创板渠道进一步拓宽,外资持股规模与覆盖面不断提高。据wind最新统计,科创50指数成分公司中有36家在二级市场获外资持股,平均每家公司有13家外资机构持股,其中中微公司、华熙生物等20家公司获得15家以上外资机构持有,外资机构以主权基金、养老金、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银行等各类型机构投资者为主。从持股市值看,平均外资持股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为6.47%,奥普特、海尔生物等5家持股比例超过10%,其中奥普特比例最高为32.71%,持股外资机构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团等5家知名QFII。
与此同时,科创50指数成分公司也积极通过信息披露、投资者交流等多种形式向国际投资者传递长期投资价值。2021年年报披露的同时,全部科创50指数成分公司均单独披露了ESG报告或者社会责任报告,接轨国际主流投资理念,以ESG理念引领公司可持续发展。
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国际投资者可以通过视频、语音、文字等多元互动模式与科创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关键人员直接互动交流,切实提升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效率。据统计,国际投资者通过上证路演中心参与沪市集体业绩说明会达50余家次。在中微公司、中望软件、中控技术等科创板公司的业绩说明会上,国际投资者纷纷围绕主营产品国产化率、海外业务发展、海外市场规模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展现出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