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A股企稳意愿趋强 反弹仍需更多支撑

牛仲逸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反弹逻辑未变

  14日上证指数成交金额创出阶段新低,并且从日K线看,连续三个交易日收出小阳线。这些现象既表明市场杀跌动能不足,自身有企稳意愿,也可以说明市场观望情绪犹存。另一方面,自7月6日以来,指数整体呈现出冲高回落,二次探底的走势。

  那么是“地量见地价”后,指数震荡攀升?还是二次探底下跌中继?

  海通证券表示,回顾以往由政策预期改善驱动的反弹行情,投资者情绪修复有个过程,市场表现为二次探底。比如,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探底1665点,2008年12月9日最高反弹至2101点,此后在2008年12月31日再次探底至1815点;2015年8月26日上证指数探底2851点,2015年9月9日最高反弹至3257点,此后在2015年9月16日再次探底至2983点;2016年1月27日上证指数探底2638点,2016年2月22日最高反弹至2934点,此后在2016年2月29日再次探底至2639点。

  该机构进一步指出,市场反弹源于前期跌幅大、估值较低、政策微调。目前看,这些逻辑未产生变动,政策微调偏松还在继续强化。

  另一方面,增量资金入场预期已具基础。“从市场表现来看,A股优秀公司近期表现普遍跑输,但越是长期的维度表现越领先对标公司,总体而言,经过年初以来市场的下跌之后,A股的优秀公司相对于港股和美股中的对标公司已具备一定的吸引力。”方正证券分析师郭艳红表示,从ROE来看,同一行业ROE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港股、A股和美股以及其它,A股优秀公司的盈利水平整体较高;从营收和业绩增速来看,A股优秀公司近三年复合增速保持较高水平,能源材料和消费类显著高于其它市场龙头公司;从估值水平来看,国内优秀公司整体估值水平基本同国外相当,消费类公司估值普遍略高于国外水平、金融地产等传统行业公司估值低于国外水平。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