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上半年赚钱难 业内人士认为长线资金已可坚定入场
由于市场表现不佳,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上半年取得正收益的不足一成,混合基金也仅二成取得正收益。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市场估值优势明显,恐慌情绪有所减弱,优质成长股有望成为反弹先锋。随着机构整体仓位逼近历史极限低位,目前继续降仓并不明智,长线资金择优布局大概率能够取得较好收益。
板块重于风格
受多重因素影响,A股上半年表现不佳。普跌之下,公募基金同样赚钱难。据天天基金网数据,720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中上半年取得正收益的仅有64只,占比8.89%;2104只开放式混合基金中仅有428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20.34%。
如果说去年收益居前的公募基金是踏对了大盘蓝筹股单边上涨的行情,今年上半年基金净值表现则有板块重于风格的特点。按流通市值加权平均计算,据Wind数据统计,申银万国行业中,上半年实现上涨的板块仅有休闲服务、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涨幅分别为11.31%、4.49%、3.72%。与此对应,上半年收益居前的基金大都与重仓此类板块相关。例如,上投摩根医疗健康、中海医疗保健主题、农银医疗保健、广发医疗保健等医药相关的基金上半年净值涨幅均超15%。
近期,随着市场调整,下半年能否有其他板块复制上半年消费、医药的走势?“基于对宏观经济等因素的担忧,上半年与经济关联弱的板块,如消费、医药等演绎得比较极致。”某公募基金研究员说,“在大盘承压的情况下,需要降低收益预期,如消费、医药这样的板块性行情比较难以出现,但个股的机会还是很多。目前这两个板块的整体估值已经较高,选股主要还须挖掘被错杀的个股,逻辑不是超跌反弹而是盈利的提升。”
某大型公募基金策略分析师则表示,社融下滑、信用风险、基建失速、棚改退坡等因素导致机构对经济预期过于悲观,因此短期资金抱团消费。从过往经验看,如果大盘反弹,机构更倾向于博弈TMT。随着三季度政策维稳窗口到来,周期和TMT都有一定机会。如果有其他板块产生了更好的赚钱效应,消费股自然会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