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2018年足球世界杯举办前的最后一个交易周,以往世界杯期间,全球股市大多出现下跌现象。随着倒计时开始,“世界杯”魔咒是否会应验备受投资者争议。当前,A股去杠杆进程持续,信用风险逐步暴露,两市股指持续震荡磨底,直至昨日沪指重新站上3100点才显露些许暖意。如何破解指数僵局和投资心理桎梏?市场人士建议投资者,风物长宜放眼量,相比“魔咒”扰动,世界杯本身也将带来一系列丰富的相关产业消费需求和主题性机会。所谓的“世界杯魔咒”更可能是股市季节性因素导致。
世界杯魔咒风起青萍
昨日沪指低开高走,总体上仍延续本周一企稳后小幅上扬态势。受到外围市场大多飘红映射,医药、计算机、电子等板块抱团领涨,盘中中国太保、中国人寿等金融股联袂拉升护盘,也较大程度上维护市场偏暖氛围和交投活跃度,截至收盘,沪综指涨0.74%重回3100点上方,报3114.21点。而此前,沪指罕有地连跌6个交易日,触及3041.00点这一12个月新低,这成为近期“魔咒论”甚嚣尘上的最初发轫。
“魔咒”之说尽管玄乎,世界杯举办期间A股“魔咒”现象却实实在在的存在。过去六次世界杯期间,上证综指四次下跌,深证成指五次下跌,创业板指(2010年、2014年)两次均下跌,而世界杯开幕前一个月以及开幕后一个月,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涨跌次数则刚好各占一半。另外不光是A股,在世界杯期间港股、美股、欧洲股市等也大都涨少跌多。
对于世界杯魔咒产生的原因,一个普遍的说法是,由于世界杯赛事十分精彩,投资人的精力被分散,特别是机构操盘手和基金经理的注意力被分散,无心在股市恋战,从而使得市场表现冷清。因此投资者在世界杯周期内投资时,务必提高风险意识,谨慎为宜。
从外围市场来看,世界杯期间,股市成交量大概率出现一定萎缩。德国、英国、美国是表现最为明显的三个国家。根据相关统计,2006-2014年之间的3次世界杯,以德国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和纽约交易所的月成交金额历史比较,德国较全年平均水平均有缩减,伦敦缩减2次,纽约缩减1次。
似有若无的“魔咒”更加深了部分投资者的担忧心理。同样从成交来看,5月末股指持续回落,A股成交规模同样区间萎缩,最低时仅仅略高于3500亿元。全世界球迷翘首期盼的绿茵盛宴,对A股股民而言却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