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新周期”
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表示,周期对应的是需求端,现在有观点认为本轮周期是由供给端所引导的,是由于供给侧改革所引导的一个新周期。从真实物量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并没有周期因子的驱动,无论是库存还是从产能的资本支出,但是名义值变化非常明显。
此前,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市场对于经济周期的讨论颇为热烈,这与去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工业企业利润回升和GDP回稳等不无关系。不过,无论是从短周期、中周期还是长周期的视角来看,当前都不是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起点。
李迅雷指出,从“新常态”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都是基于对中国经济所处发展阶段的客观判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产能过剩、资本过剩和供需结构、收入结构和产业结构等结构失衡问题。如果对这些长期问题视而不见,仅仅根据月度数据的短期变化来预测周期性拐点,无疑是用显微镜来研究大趋势。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近日指出,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化和推进,在产能逐渐出清、金融杠杆逐步去化的过程中,中短期价格的阶段性变化容易导致市场预期发生调整,进而引发短期内经济数据发生正向或反向波动,这也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在实体经济风险与金融风险逐步出清的过程中,关注中国经济结构的问题和正在发生的动态优化,将更有利于理解经济运行的脉络。特别是经历了增长速度的持续回落之后,中国经济运行将呈现典型的窄幅波动的态势。未来在旧增长模式累积的问题出清、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大结构性改革加速后,可以预期中国经济将通过提振经济整体生产率而迎来新周期。而目前的发展阶段,只能说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波动特征,尚不能被视为经济新周期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