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下半年权益可售货量约6600亿元
上半年总收入2349.3亿元 同比增长27%
2.2万亿元
截至6月底,碧桂园在中国内地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69万亿元,潜在权益可售资源约4900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2万亿元。以此前权益销售额为基数,可维持公司未来3年以上的销售需求。
8月24日,碧桂园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并举办业绩发布会。上半年,碧桂园销售规模稳步增长,归母净利润等核心盈利指标实现同比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有息负债总额、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上半年,碧桂园共获取219幅土地,权益总代价约884亿元。碧桂园预计,下半年权益可售货量约6600亿元。
盈利指标向好
报告期内,碧桂园共实现总收入2349.3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增长4.2%。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098元(股东可选择以现金及/或股份收取),中期派息总额同比增长4.2%,占公司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总额的31%。
上半年,碧桂园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4%至3030.9亿元。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34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
半年报数据显示,碧桂园财务稳健性进一步增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借贷余额为3242.4亿元,较去年底进一步下降,其中一年以内有息负债占比下降至27%。期末净负债率为49.7%,连续多年低于70%,低于“三条红线”中“净负债率低于100%”的要求。截至6月底,公司可动用现金余额达1862.4亿元,现金短债比达2.1倍。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总借贷下降至3242.4亿元,净借贷比率49.7%,相比去年底减少5.9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5.39%,相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17个基点。
目前,穆迪和惠誉均给予碧桂园“投资级”信用评级,标普于2020年上调公司评级展望至正面。穆迪报告指出,碧桂园的Baa3发行人评级反映了公司品牌实力、多元的地域布局、强劲的流动性和穿越周期的具有弹性且稳健的运营记录。公司在中国各主要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储备,足以支撑未来三至四年的业绩增长。
可售资源充足
土地储备方面,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业务已覆盖中国内地所有省份的296个地级行政区、1408个区县,项目总数达3127个。碧桂园长期看好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管理层表示将继续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
碧桂园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下半年新推权益货量约4500亿元,加上6月底带入的约2100亿货量,下半年权益可售货量约6600亿元,下半年可售资源充足。碧桂园将按照“销供回支投”进行闭环管理,预计全年去化率不低于65%。
上半年,碧桂园共获取219幅土地,权益总代价约884亿元。按金额计算,新获取土地中,82%的土储聚焦五大都市圈,62%分布在三、四线城市。
2021年4月以来,22城进入集中供地时代。首批集中供地中,碧桂园共获取土地14幅,共计权益代价171亿元;在重庆、郑州、武汉等多个城市底价摘牌,总体溢价率仅7%,所获取的土地质量明显优于第一批集中供地的平均水平。
截至6月底,碧桂园在中国内地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69万亿元,潜在权益可售资源约4900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2万亿元。以此前权益销售额为基数,可维持公司未来3年以上的销售需求。同时,权益可售资源的分布极为精准,99%位于常住人口50万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4%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长江中游、成渝五大都市圈,很好地契合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人口流动趋势。
碧桂园介绍,公司货值质量正在不断提升。从2019年开始,公司获取的项目经营效益明显优于2017年-2018年获取的项目,获取12个月内的平均货值转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