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低价”进军二手房市场 中介高收费模式能否被终结

程成每日经济新闻

  创新还是搅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阿里早在2014年就曾涉足一手房电商业务,而京东也早在2014年“双11”期间尝试过一手房的互联网营销。在苏宁于去年11月正式进军地产电商领域后,三大电商巨头已悉数布局房地产电商业务。

  虽然在二手房市场,苏宁确实是三大电商巨头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但如果将目光放到整个互联网行业,苏宁有房无中介的“直买直卖”模式却似曾相识。

  早在2015年底,专注于新房市场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房多多”,就曾推出买家可以绕过中介,直接与卖家当面谈房价的“直买直卖”的二手房交易模式。彼时,房多多对“直买直卖”的二手房业务每单收取2999元+总房款0.3%的费用,这一收费标准较当时传统中介2%甚至更高的费率具有明显优势。

  不过,从房多多后来的发展来看,“直买直卖”模式并未奏效。房多多二手房“直买直卖”随后也悄然转为向中小中介派单的模式,将自身做成了中介公司之外的房产交易平台。

  实际上,二手房交易的专业性、复杂性,一直是“直买直卖”模式的最大障碍。不同的社区、楼层、户型、朝向,产权是否安全、是否有抵押或按揭,是选择贷款还是全款,贷款是选择商业贷款还是公积金贷款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房源的评估价,以及最终的成交价。此外,频繁的楼市调控政策,也会影响整个交易环节。

  二手房交易的非标准化,意味着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低收费的方式,使买卖双方绕过能提供专业服务的中介经纪人达成交易,并获得较好的客户体验,难度非常大。

  “一笔正常的二手房交易中,传统中介经纪人可能在背后做了很多工作,像产权是否完整、是否涉及抵押等等,只有把这些基础准备工作做好,才能让买卖双方的交易更叫高效、安全。”优淘城总裁薛建雄说道。

  多位市场分析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与传统中介相比,电商巨头的巨大流量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依托电商平台巨大的流量资源,导入流量将其变现;另一方面还可将流量引导至其他业务,如与既有的家电、家装等诸多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形成消费闭环。

  “想跨过中介,又要保证一定的客户体验,就得有强大的后续线下服务团队。”薛建雄说道,“哪怕苏宁有房最后没有真正做起来,但其吸引的流量对家电等其他业务也会有帮助。”单独来看,苏宁有房9999元的收费标准很难覆盖掉成本,但如果其能真正实现引流并形成消费闭环,覆盖成本并不难。

上一页123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