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看排名 2018年房企融资压力骤增
江钰铃 董添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融资通道收紧
因为有房企类REITS项目的实操经验,某券商固定收益高管陈军能感到近来非银的房地产融资方式颇受追捧。1月19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位于北京CBD某高档写字楼见到陈军时,他刚结束一场面向资管公司房地产业务的内部培训。“马上要飞到深圳,去和几个地产企业路演类REITS业务。”
根据WIND数据分析,房地产企业融资途径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公司债券和非标融资。2017年,上述三项融资额分别达25242亿元、8005亿元和7327亿元。
“实际上,从2016年底开始,很多业务监管就开始趋严了。”陈军掰手指给中国证券报记者算各项通道,“房地产开发贷额度有限;公司债在2016年10月开始分类监管;房地产信托去年5月银监会下发现场检查指引后就规模缩量;2017年也没有地产企业能够IPO。”
陈军表示,多种融资渠道受限,使得许多地产企业特别是上市房企,不得不将视线转向海外市场配售股份以及加强类REITS业务拓展等方面入手。
1月17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拟在港股配股融资78.16亿港元。1月15日,中国金茂也通过资本市场配售9亿,拟融资净额约33.06亿港元。
房企类REITS业务方面,近期,新派公寓、旭辉以及保利等房企相关类REITS项目获批,也使得这一融资方式逐渐受到市场关注。严跃进表示,由于长租公寓等住房租赁性质的资产在公允价值上有待进一步确立评估体系,这类资产不易获得银行贷款,而类REITS业务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架构,帮助这类资产获得融资。据统计,2017年国内类REITs发行规模逾266亿元,相比2016年的104亿元增长超过1倍。“整个类REITs业务规模增长,也带动了房企类REITs业务的增长。”陈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