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7年广州楼市大不同:土地成交创新高但溢价走低

骆轶琪21世纪经济报道

  戴德梁行认为,2018年短期调控与长效机制将深入并行,调控基调将继续维持目前水平,差别化调控将逐步建立完善。在各项政策叠加下,观望情绪在供需两侧持续,预计成交总量和成交均价将继续承压。尽管调控从严,但短期内居民购房观念仍未转换,且租赁住房市场有待完善,购房需求仍然旺盛,供不应求趋势将持续。

  而在供应端——土地市场,去年成交额虽创下历史新高,但总体溢价率并不高。

  据戴德梁行统计,2017年广州土地推出及成交面积迎来近五年的新高峰,共成交199宗、1,086.8万平方米,土地成交面积同比攀升79.6%;成交金额同比上涨66.2%达1,216.6亿元。

  在成交规则上,竞地价、配建、自持及摇号等规定之外,定向出让、定向引资等也频繁出现,这导致低溢价率甚至底价成交成主要趋势。数据显示,2017年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同比下降39.5个百分点至12.2%,商办用地平均溢价率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至0.3%。

  产业落位政策下,工业用地仍旧占广州土地供应过半面积;住宅用地成交面积同比上涨6.5%,但所占比重由2016年的39.4%降至23.4%。外围区域成交面积占全市的91.2%,增城区在土地市场也是“成交大户”,成交面积同比上升104.8%至312.4万平方米,占全市的28.7%。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土地出让在去年并未达计划。戴德梁行指出,参考《广州市2017年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及《广州市2017-2021住宅用地供应计划》,2017年广州住宅用地实际推出面积低于计划,未来住宅用地供应或将继续加大。而根据规划,2017-2021年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将占住宅用地供应的25.8%,且优先安排租赁住房用地。戴德梁行预测,在土地市场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土地出让条件将更为严苛,引入总部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出让条件将成为常态。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